时间: 2025-04-30 19:48: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48:35
游履(yóu lǚ)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行走、旅行或游历。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在不同地方的行走或旅行经历,强调的是一种动态的、探索性的活动。
“游履”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游”指的是行走或游历,“履”指的是鞋子或行走的动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逐渐固定为指代旅行或游历的行为。
在**传统文化中,“游履”常常与文人墨客的游历经历联系在一起,如唐代诗人杜甫的“游履四方”,表达了对自然和人文的探索与感悟。
“游履”这个词给人一种自由、探索和冒险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广阔的天地、未知的风景和丰富的经历。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有过一次难忘的游履经历,那是在云南的丽江古城,我在那里漫步,感受着古老的文化和美丽的自然风光。
诗歌: 游履于山水间, 心随云卷舒。 古道西风瘦马, 梦回千年路。
视觉: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在古老的街道上行走,背景是连绵的山脉和蓝天白云。 听觉:可以联想到旅行时的脚步声、风声和鸟鸣。
在英语中,与“游履”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travel”或“wander”,它们都强调了旅行的动态和探索性。
“游履”这个词汇在*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指代旅行,还蕴含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向往。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化背景,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1.
【游】
(形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游,旌旗之流也。 、 《诗·长发》-为下国缀旒。 、 《左传·桓公十二年》-鞶厉游缨,昭其数也。
2.
【履】
(会意。小篆字,从尸,即人;从彳(chì),表示与行走有关。履在战国以前一般只作动词用。一般用“屦”称鞋子。用“鞋”是唐以后的事了。本义:践踏)。
同本义。
【引证】
《易·坤》-履霜,履虎尾。 、 《诗·魏风·葛屦》-可以履霜。 、 《礼记·玉藻》-履蒯席。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地履其黄。 、 《庄子·养生主》-足之所履。
【组词】
履危、 履亩、 履虎尾、 履迹、 履霜、 涉水如履平地;履冰、 履冰狐、 履坦、 履虚、 履薄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