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6: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6:56
“异样”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不同寻常的、与众不同的或奇怪的。它通常用来描述那些与常规或预期不同的特征、行为或状态。
在文学中,“异样”常用来形容人物的独特性格或行为的非典型性,增加故事的神秘感或深度。在口语中,它可能用来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不寻常感觉或观察。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它可能用来描述异常行为或心理状态。
同义词中,“奇特”强调新奇和不同寻常,“异常”强调偏离正常,“独特”强调独一无二,“古怪”强调不合常规或难以理解。反义词则强调符合常规或普遍性。
“异样”一词源于汉语,由“异”和“样”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异”常用来表示不同或异常,“样”则表示样子或形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异样”。
在**文化中,“异样”常带有一定的负面或警惕色彩,因为它暗示着与常规的不同,可能引起不安或疑虑。然而,在鼓励创新和个性的现代社会,“异样”有时也被看作是积极和有创造力的表现。
“异样”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好奇和警惕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探索未知和挑战常规的冲动,同时也提醒我保持对异常情况的警觉。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在旅行中遇到一个异样的景象——一个完全由回收材料建造的村庄。这个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异样”可以是创新和可持续性的象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异样”:
在这异样的光影中,
我看见了时间的裂缝,
每一道都是未知的邀请,
引领我穿越记忆的迷宫。
“异样”可以联想到一些独特的艺术作品,如毕加索的抽象画,或是一些非传统的音乐风格,如实验电子音乐,这些都能激发视觉和听觉上的新奇感。
在英语中,“异样”可以对应到“unusual”或“peculiar”。这些词汇在英语中也用来描述不同寻常或奇怪的事物,但在使用时可能带有不同的情感色彩。
通过对“异样”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这个词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帮助我更好地表达和理解那些与众不同的事物。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对于提升沟通的准确性和丰富性至关重要。
1.
【异】
(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gǒng)从畀(bì)。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同本义。
【引证】
《玉篇》-异,怪也。 、 《广韵》-异,奇也。 、 《列子·杨朱》-何以异哉。 、 左思《魏都赋》-异乎交益之士。 、 《战国策·赵策》-妇人异甚。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产异蛇。 、 唐·柳宗元《三戒》-觉无异能。 、 宋·王安石《伤仲永》-父异焉。
【组词】
异疾、 异形
2.
【样】
(形声。从木,羕(yàng)声。本义:栩实,字亦作橡)。
假借为“像”。式样。
【引证】
唐·白居易《缭绫》-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
【组词】
样银、 样儿、 样子间、 样米、 样物、 样度、 样当、 样制、 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