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著于竹帛

著于竹帛

时间: 2025-05-02 03:02:37

著于竹帛

基础信息

【著于竹帛】的意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2:37

着:写作。竹帛:竹简和绢。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

【著于竹帛】的来源

今子大夫修先生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

【著于竹帛】的引证

不过孔子是匹夫制宪,贬天子,刺诸侯,所以不能~,只好借口说传授。

【著于竹帛】的相关字

1. 【著】 (形声。从艸,者声。“艸”长在地面上,表示显露。本义:明显,显著;突出) 同本义。
【引证】 《小尔雅》-著,明也。 、 《礼记·大传》-名著而男女有别。 、 《礼记·乐记》-著不息者,天也。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著。 、 《世说新语·仇隙》-王氏门强,汝兄弟尚幼,不欲使此声著。 、 《汉书·朱云传》-此臣素著狂直于也。
【组词】 著海内、 昭著、 卓著、 著姓、 著号
显现;显扬。
【引证】 《礼记·大学》-其不善而著其善。 、 《礼记·中庸》-诚则形,形则著。 、 《韩非子·功名》-而日月之名久著于天地。 、 《谷梁传·僖公六年》-病郑也。著郑伯之罪也。 、 《三国志·诸葛亮传》-信义著于四海。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以著其洁。 、 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最著者二。

2. 【于】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往;去。
【引证】 《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书·大诰》-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

3. 【竹】 (象形。小篆字形,象竹茎与下垂的叶片。“竹”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竹”的字大部分是乐器、竹器和记载文字的东西。本义:竹子)。 同本义 。多年生常绿植物。茎杆有节,中空,可供建筑用,又可作造纸原料,还可以制成乐器。
【引证】 《说文》-竹,冬生草也。象形。 、 柳宗元《小石潭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 《世说新语·政事》-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
【组词】 竹笋汤、 竹夫人、 竹撞、 竹箨、 竹笥、 竹蓖、 竹笆、 竹皮、 竹母、 竹工、 竹匠、 竹席、 竹笪、 竹笠

4. 【帛】 (形声。从巾,白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白”字,下面是“巾”字。本义:丝织品的总称)。 同本义。
【引证】 汉·刘向《列女传》-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 、 《左传·闵公二年》-大帛之冠。 、 《淮南子·原道》-执玉帛者万国。 、 《周礼·大宗伯》-孤执皮帛。 、 《论语·阳货》-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 杜牧《阿房宫赋》-瓦缝参差,如周身之帛缕。 、 《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布帛、 玉帛;财帛;帛召、 帛画

相关问答

著于竹帛的意思

著于竹帛的于是什么意思

著于竹帛谓之书的意思

著于竹帛谓之书

书者如也翻译

书者如也

著于竹帛翻译

著于竹帛是什么句式

著于竹帛的于

著于竹帛的句式

著于竹帛是什么意思

推荐查询

  • 著于竹帛的意思
  • 著于竹帛的于是什么意思
  • 著于竹帛谓之书的意思
  • 著于竹帛谓之书
  • 书者如也翻译
  • 书者如也
  • 著于竹帛翻译
  • 著于竹帛是什么句式
  • 著于竹帛的于
  • 著于竹帛的句式
  • 著于竹帛是什么意思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反义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危迫 危辱 危辞耸听 危辞 危辙 危躯 危身 危蹙 危蹇 危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心有余而力不足 烈性子 白头相并 详衮 至字旁的字 玉字旁的字 闹荒 五日京兆 图王霸业 樵苏 趫迅 韦字旁的字 背信负义 氏字旁的字 页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