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2:5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2:55:52
专著:指专门研究某一学科或某一专门问题的著作,通常由专家或学者撰写,内容深入且系统,旨在对特定领域进行详尽的探讨和阐述。
专著一词源于汉语,由“专”和“著”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专”指专门、专一,“著”指写作、著作。随着时间的推移,专著逐渐成为学术界对深入研究成果的特定称谓。
在学术文化中,专著是学者学术地位和研究能力的重要体现。它不仅代表了个人的学术成就,也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专著往往给人以严谨、深入的印象,联想到学术的严肃性和知识的深度。它激发人们对专业知识的尊重和对学术探索的敬仰。
在我的学术生涯中,曾阅读过多本关于我研究领域的专著,这些书籍为我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在诗歌中,可以将专著比喻为知识的灯塔,照亮探索者前行的道路:
专著如灯塔,照亮学术的海洋, 每一页都是智慧的结晶, 引领我们穿越知识的迷雾。
视觉上,专著可能让人联想到厚重的书籍、严谨的排版和学术的封面设计。听觉上,可能是图书馆中翻阅书籍的沙沙声,或是学术讲座中深沉的论述声。
在英语中,专著可以对应为“monograph”,在德语中为“Monografie”,在法语中为“monographie”。这些词汇在各自的文化和学术体系中都有着相似的含义和使用场景。
专著作为学术研究的重要成果,不仅丰富了学科知识,也推动了学术界的进步。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专著这一词汇,有助于我更准确地表达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
1.
【专】
(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右边象纺塼(zhuān)形,即“叀(zhuan);左边是手(寸),合起来为用手纺织。“叀”兼作声符。本义:纺锤)。
纺专,收丝器。
【引证】
《说文》。字亦作塼,作甎,俗作磚。-专,纺专。 、 《诗·小雅·斯干》。传:“瓦,纺塼也。”按,原始的陶制纺锤。-载弄之瓦。
2.
【著】
(形声。从艸,者声。“艸”长在地面上,表示显露。本义:明显,显著;突出) 同本义。
【引证】
《小尔雅》-著,明也。 、 《礼记·大传》-名著而男女有别。 、 《礼记·乐记》-著不息者,天也。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著。 、 《世说新语·仇隙》-王氏门强,汝兄弟尚幼,不欲使此声著。 、 《汉书·朱云传》-此臣素著狂直于也。
【组词】
著海内、 昭著、 卓著、 著姓、 著号
显现;显扬。
【引证】
《礼记·大学》-其不善而著其善。 、 《礼记·中庸》-诚则形,形则著。 、 《韩非子·功名》-而日月之名久著于天地。 、 《谷梁传·僖公六年》-病郑也。著郑伯之罪也。 、 《三国志·诸葛亮传》-信义著于四海。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以著其洁。 、 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最著者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