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34: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34:23
词汇“征船”的深入学*和分析:
“征船”字面意思是指用于征战的船只,通常指的是古代用于军事行动的船只,如战舰或运输军队的船只。
“征船”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征”字意为征战、征讨,“船”即船只。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降低,但在历史和军事领域仍有一定的应用。
在**古代,征船是军事力量的象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战争频繁和军事技术的发展。在现代,征船更多地出现在历史教育和文化传承中,帮助人们理解古代战争和社会结构。
提到“征船”,可能会联想到古代战争的残酷、英雄的壮举以及历史的沧桑。这种词汇往往带有一种沉重和庄严的情感。
在参观军事博物馆时,我曾亲眼见到过古代征船的复制品,这让我对古代的军事技术和战争策略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战争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使用“征船”:
铁甲征船破浪行,
英雄血染战旗红。
千年风霜今犹在,
一曲悲歌诉衷情。
想象一幅画面:波涛汹涌的海面上,一排排征船正驶向战场,战鼓声和号角声此起彼伏,营造出一种紧张而激烈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warship”或“man-of-war”,它们在英语中也有类似的含义和用法,但在历史和文化背景上有所不同。
“征船”作为一个历史词汇,虽然在现代生活中使用不多,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理解古代战争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学*语言和历史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人类文明的演变。
1.
【征】
(形声。从彳(chì),正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甲骨文从彳,从足。本义:到很远的地方去,远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徴,正行也。从辵,正声。或从彳。 、 《尔雅》-征,行也。 、 《易·大壮》-壮于趾征凶。 、 《诗·小雅·小宛》-而月斯征。 、 《左传·襄公十三年》。注:“谓巡狩征行。”-先王卜征五年。 、 《诗·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 古乐府《木兰词》-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唐·李白《送友人》-孤蓬万里征。
【组词】
征鼙、 征衣、 征客、 征鸟、 征盖、 征夫
2.
【船】
(形声。本义:水运工具。古称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古人言舟,汉人言船,毛以今语释古,故云舟即今之船也。”-船,舟也。 、 《说文义证》-小曰舟,大曰船。 、 《庄子·渔父》-有渔父者,下船而来。 、 陶潜《桃花源记》-便舍船,从口入。 、 张继《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组词】
船坞、 船把板、 船不漏针、 船多不碍路、 船横芦篚嚣、 船人、 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