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43: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43:42
词汇“征考”的深入学*和分析如下:
“征考”一词由“征”和“考”两个字组成。在汉语中,“征”通常指征集、征召或征询,而“考”则指考试、考核或考察。因此,“征考”的基本含义是指通过考试或考核的方式来选拔人才或评估能力。
“征考”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征”和“考”两个常用汉字组合而成。在古代,科举制度中的“征考”是指通过考试选拔官员,这一制度在**历史上持续了上千年,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在传统文化中,“征考”与科举制度紧密相关,科举制度是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对社会流动性和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征考”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竞争、压力和选拔,对于经历过考试的人来说,可能会唤起紧张和焦虑的情感。
在个人经历中,“征考”可能是指学校中的期末考试、工作中的绩效考核或专业资格认证考试,这些都是评估个人能力和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
在诗歌中,可以将“征考”融入描述历史场景的诗句,如“千年征考梦,一朝状元归”。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古代科举考试的场景,考生们在考场中奋笔疾书;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紧张刺激的背景音乐,来增强“征考”带来的紧张感。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选拔机制也有不同的名称和形式,如西方的SAT考试、英国的A-Level考试等,这些都是通过考试来评估和选拔人才的方式。
“征考”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反映了选拔和评估的机制,也承载了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征考”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相关概念和情感。
1.
【征】
(形声。从彳(chì),正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甲骨文从彳,从足。本义:到很远的地方去,远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徴,正行也。从辵,正声。或从彳。 、 《尔雅》-征,行也。 、 《易·大壮》-壮于趾征凶。 、 《诗·小雅·小宛》-而月斯征。 、 《左传·襄公十三年》。注:“谓巡狩征行。”-先王卜征五年。 、 《诗·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 古乐府《木兰词》-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唐·李白《送友人》-孤蓬万里征。
【组词】
征鼙、 征衣、 征客、 征鸟、 征盖、 征夫
2.
【考】
(形声。从老省,丂(kǎo)声。按甲骨文、金文均象偻背老人扶杖而行之状,与老同义。本义:老,年纪大)同本义。
【引证】
《说文》-考,老也。 、 《新唐书》-富贵寿考。
【组词】
考寿、 考终、 考终年
去世的父亲。
【引证】
《尔雅》-父为考。 、 《苍颉篇》-考妣延年。 、 《易·蛊》-有子考无咎。 、 《书·酒诰》-奔走事厥考厥长。 、 《礼记·曲礼》-生曰父,死曰考。 、 《礼记·祭法》-考庙、王考庙、皇考庙、显考庙、祖考庙。 、 《书·洪范》。按,考者,有子孙为后之称。-五曰考终命。 、 《楚辞·离骚》-朕皇考曰伯庸。
【组词】
考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