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1:36: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1:36:26
“举首加额”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抬起头并将手放在额头上。这个动作通常表示惊讶、赞叹或敬佩。基本含义是在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极高评价或尊敬。
“举首加额”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对尊敬和敬佩的表达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某些正式或文学的语境中仍然保留其原有的意义和用法。
在中国文化中,尊敬和敬佩是重要的社会价值观。因此,“举首加额”这个成语在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极高评价时,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尊敬和赞叹。它让我联想到古代文人墨客对伟大成就的敬仰,以及现代社会对杰出人物的尊重。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听到一位教授的精彩演讲,当时我内心深处确实有“举首加额”的感觉,对他的学识和见解深感敬佩。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举首加额望星空, 星辰大海皆敬崇。 伟人智慧如星辉, 世人心中永留踪。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抬头望天,手放在额头上,表情充满敬意和赞叹。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掌声和赞叹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aise one's hat”或“take one's hat off”,表示对某人的尊敬和敬佩。
“举首加额”这个成语在表达尊敬和敬佩时非常有力,虽然在现代口语中不太常用,但在文学和正式场合中仍然有其独特的价值。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极高评价,丰富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上乃飞白‘安静’二字,以赐若讷,若讷然后举首加额,受而藏之。
1.
【举】
(形声。小篆字形,从手,舉(yǔ)声。本义:双手托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举,对举也。 、 《广韵》-举,擎也。 、 《庄子·逍遥游》-其坚不能自举也。 、 《史记·项羽本纪》-举所佩玉玦。
【组词】
举桉、 举案
2.
【首】
(象形。金文字形,上面是头发和头皮,用以表示头盖;下面是眼睛,用以代表面部。本义:头)。
同本义。
【引证】
《汉书·天文志》-首,阳也。 、 《楚辞·九歌·国殇》-首身离兮心不惩。 、 《诗·卫风·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 《诗·邶风·静女》-搔首踟蹰。 、 《战国策·燕策》-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 《聊斋志异·狼三则》-以刀劈狼首。
【组词】
昂首;叩首;搔首;首功、 首虏、 首枕其股、 首丘、 首身分离
3.
【加】
(会意。从力,从口。本义:添枝加叶说假话、虚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加,语相增加也。 、 《左传·襄公十三年》-君子称其功以加小人。 、 《论语》-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 、 《左传·庄公十年》-弗敢加也。
【组词】
加叶添枝、 加诸、 加诬
4.
【额】
(形声。从页(xié),客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本义:额头,脑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頟,颡也。从页,各声。字亦作额。 、 《汉书·卫青传》-封说为龙頟侯。 、 《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龙额。
【组词】
额颅、 额颅盖、 额花、 额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