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00: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00:32
“举首”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抬起头。基本含义是指人或动物将头部从低处抬起至较高位置的动作。这个动作通常伴随着视线向上移动,可能是因为惊讶、警觉、尊敬或寻找某物。
“举首”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举”字意为抬起或举起,“首”字意为头部。在古代文献中,如《诗经》、《左传》等,已有使用“举首”的例子,其含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基本一致。
在文化中,“举首”有时象征着对权威或长辈的尊敬。例如,在古代宫廷中,臣子见到时会“举首”以示敬意。
“举首”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向上的,它让我联想到希望、期待和警觉。这个动作通常伴随着一种向上的动力,影响我的思维和表达方式,使我感到振奋和专注。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有一次在山中徒步时,突然听到远处有动物的叫声,我不由自主地“举首”望去,那一刻的警觉和好奇心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举首”:
晨曦微露,我举首望天,
星辰已逝,唯余曙光。
心中希望,随风飘扬,
举首之间,世界新生。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清晨的田野中“举首”望向升起的太阳,背景是金黄色的天空和初升的阳光。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清晨的鸟鸣声,伴随着“举首”的动作,形成一种宁静而充满希望的氛围。
在英语中,“举首”可以对应为“lift one's head”或“raise one's head”。在不同文化中,这个动作的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的动作描述是相似的。
通过对“举首”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的多重含义和用法。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描述,还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使我的语言更加生动和富有表现力。
1.
【举】
(形声。小篆字形,从手,舉(yǔ)声。本义:双手托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举,对举也。 、 《广韵》-举,擎也。 、 《庄子·逍遥游》-其坚不能自举也。 、 《史记·项羽本纪》-举所佩玉玦。
【组词】
举桉、 举案
2.
【首】
(象形。金文字形,上面是头发和头皮,用以表示头盖;下面是眼睛,用以代表面部。本义:头)。
同本义。
【引证】
《汉书·天文志》-首,阳也。 、 《楚辞·九歌·国殇》-首身离兮心不惩。 、 《诗·卫风·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 《诗·邶风·静女》-搔首踟蹰。 、 《战国策·燕策》-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 《聊斋志异·狼三则》-以刀劈狼首。
【组词】
昂首;叩首;搔首;首功、 首虏、 首枕其股、 首丘、 首身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