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14: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4:01
词汇“举音”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举”通常指抬起、举起或提出,“音”则指声音或音乐。因此,“举音”可能指的是发出声音或提出音乐相关的概念。然而,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我们将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举音”可能指的是发出声音或提出音乐相关的概念。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中,它可能指的是演奏乐器时发出的声音,或者是在公共场合中提出意见或建议时的声音。
由于“举音”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音乐领域,它可能指的是演奏乐器时的声音;在口语中,它可能指的是提出意见或建议时的声音。
由于“举音”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的词源和历史演变不详。它可能是由“举”和“音”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音乐文化中,“举音”可能指的是演奏乐器时的声音,这与音乐表演的艺术性和技巧性相关。在社会交流中,它可能指的是提出意见或建议时的声音,这与公共参与和表达意见的社会行为相关。
“举音”可能让人联想到音乐的美妙和表达意见的勇气。它可能带来积极的情感反应,如欣赏音乐的愉悦和提出建议的自豪。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经常使用“举音”这个词汇。然而,在参加音乐会或会议时,我可能会体验到与“举音”相关的情境,如欣赏音乐家的演奏或听到他人的建议。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举音”:
月光下,琴弦轻举音,
夜风中,旋律飘逸心。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位音乐家在舞台上优雅地演奏乐器,发出美妙的声音。结合音乐,我可以想象一段优美的旋律,让人陶醉其中。
由于“举音”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不详。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尽管“举音”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可能在特定的语境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在音乐和表达意见的场合中,它可能带来积极的情感和联想。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1.
【举】
(形声。小篆字形,从手,舉(yǔ)声。本义:双手托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举,对举也。 、 《广韵》-举,擎也。 、 《庄子·逍遥游》-其坚不能自举也。 、 《史记·项羽本纪》-举所佩玉玦。
【组词】
举桉、 举案
2.
【音】
(指事。从言含一。甲骨文“言、音”互用,金文、小篆在“言中加一横,表示所发之音。本义:声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 、 《白虎通·礼乐》-八音。一说笙、祝、鼓、箫、琴、埙、钟、磬也。 、 《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声成文,谓之音。 、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夫音,乐之舆也。 、 《庄子》-鸡狗之音相闻。 、 宋·苏轼《石钟山记》-北音清越。 、 清·姚鼐《登泰山记》-鸟兽音迹。
【组词】
音颡、 音强、 音制、 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