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40: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0:30
涸辙穷鳞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干涸的车辙中的鱼”,比喻处于困境中的人或事物。这个成语来源于《庄子·外物》中的一个故事,讲述了一条鱼在干涸的车辙中挣扎求生的情景。
在文学作品中,涸辙穷鳞 常用来形容人物的悲惨境遇或困境,如在古代诗词中描述战乱、饥荒等社会现象时。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的书面语或演讲中,它可以用来增强表达的深度和情感。
涸辙穷鳞 源自《庄子·外物》中的寓言故事,后来逐渐被用作成语,用来比喻人的困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涸辙穷鳞 常被用来警示人们要珍惜资源,避免陷入困境。它也反映了人对于困境和逆境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这个成语给人以沉重和悲凉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无助和绝望的情景。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保持坚韧和希望。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自己在某个困难时期的感受,或者用来安慰和鼓励处于困境中的朋友。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涸辙之中,鳞片闪烁着最后的希望, 挣扎在干涸的车辙,渴望一场甘霖的降临。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条鱼在干涸的车辙中挣扎的画面,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干涸土地的裂开声,或是鱼在挣扎时的微弱声响。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a fish out of water",但这个表达更多指的是不适应环境,而不是处于绝境。
涸辙穷鳞 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和深刻文化内涵的成语。它不仅描述了困境,也激发了人们对希望和坚持的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远道失夫,遐荒滞身,真如涸辙穷鳞。
1.
【涸】
(形声。从水,固声。本义:失去水而干枯)。
同本义。
【引证】
《尔雅·释诂》-涸,竭也。 、 《礼记·月令》-仲秋之月…水始涸。 、 《吕氏春秋·慎大》。注:“涸,枯也。”-商涸旱。 、 陆机《文赋》-兀若枯木,豁若涸流。
【组词】
涸辙、 涸泽、 涸流、 涸溜
2.
【辙】
(形声。从车,徹(chè)省声。本义:车迹,车轮碾过的痕迹)。
同本义。
【引证】
《左传·庄公十年》-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 《卖炭翁》-晓驾炭车辗冰辙。
3.
【穷】
(形声。从穴,躬声。躬,身体,身在穴下,很窘困。简化字为会意,力在穴下,有劲使不出。本义:穷尽,完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穷,极也。 、 《小尔雅·广诂》-穷,竟也。 、 《楚辞·九歌·云中君》-横四海兮焉穷? 、 《山海经·大荒南经》。注:“流极于此山也。”-赤水穷焉。 、 《吕氏春秋·下贤》-与物变化而无所终穷。 、 《礼记·乐记》-穷高极远,而测深厚。 、 《礼记·儒行》-儒有博学而不穷。 、 《战国策·燕策》-图穷而匕首见。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欲穷其林。 、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接天莲叶无穷碧。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乐亦无穷。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理屈词穷。
【组词】
穷形尽致、 穷师远讨、 穷兵屯戍、 无穷、 穷了、 穷生
4.
【鳞】
(形声。从鱼,粦(lìn)声。本义:鱼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鳞,鱼甲也。 、 扬雄《羽猎赋》-鳞罗布烈。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鳞浪层层。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鳞爪飞扬。 、 唐·李朝威《柳毅传》-朱鳞大鬣。
【组词】
鳞爪、 鳞沦、 鳞接、 鳞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