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9:2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9:22:44
“予告”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提前告知或预告。它通常用来表示在某个**发生之前,提前通知他人或公众。
在文学中,“予告”可以用来营造悬念或预示即将发生的**,增强故事的吸引力。在口语中,它可能用于日常对话,表示提前通知某人某事。在专业领域,如新闻、电影、戏剧等,“予告”特指预告片或预告消息,用以吸引观众注意。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境和正式程度,“予告”较为正式,而“预告”则更常用于日常交流。
“予告”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予”意为给予,“告”意为告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它更多地用于正式或专业的语境。
在**文化中,提前告知他人是一种礼貌和尊重的体现。在社会交往中,及时且适当的“予告”可以避免误解和冲突。
“予告”这个词给人一种准备和期待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即将到来的变化或**,可能会引起兴奋、紧张或好奇的情感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予告”来提前通知朋友或同事即将发生的**,这有助于他们做好准备并安排时间。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予告”:
春风予告了花开的讯息, 晨曦中,露珠闪烁着希望的光辉。
想象一下,一个电影预告片的开头,伴随着紧张的音乐和快速的剪辑,屏幕上出现“予告”两个字,预示着即将展开的惊险故事。
在英语中,“予告”可以对应为“preannounce”或“forewarn”,但这些词汇在日常英语中并不常用。更常见的表达是“announce in advance”或“preview”。
“予告”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它不仅在语言表达上提供了提前通知的概念,还在文化和社交层面体现了尊重和准备的重要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予告”有助于我更有效地沟通和协调。
1.
【予】
(指事。象两手相与之形。本义:授予;给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予,推予也。象相予之形,谓手拔。 、 《广雅》-予,与也。 、 《淮南子·本经》-予之与夺也。 、 《诗·小雅·干旄》-君子来朝,何锡予之? 、 《荀子》-怒不过夺,喜不过予。
【组词】
予宁、 予齿去角、 予赐、 予归、 予夺生杀、 予决
2.
【告】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牛”,牛触人,角着横木,所以告人也。从口,从牛。本义:报告,上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告,牛触人。角着横木,所以告人也。 、 《书·金滕》-乃告太王王季文王。 、 《易·益》-告公用圭。 、 《诗·齐风·南山》-必告父母。 、 《仪礼·乡射礼》-以告于乡先生君子。 、 《尔雅·释言》-告,请也。 、 《吕氏春秋·赞能》-敢以告于先君。 、 《书·康王之诰》-敢敬告天子。 、 《书·甘誓》-予誓告汝。 、 《书·汤诰》-诞告万方。 、 《列子·杨朱》-不告而娶。 、 诸葛亮《出师表》-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 《资治通鉴·唐纪》-或告元济曰:“官军至矣!”
【组词】
告事、 告报、 告变、 告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