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53: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53:39
词汇“乳兽”在汉语中并不常见,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广泛接受的基本定义。根据字面意思,“乳”通常指乳汁,尤其是指哺乳动物的乳汁,而“兽”则指野兽或动物。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乳兽”可能指的是幼小的、仍在哺乳期的动物。
由于“乳兽”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这个词,可能是用来形容某种动物的幼崽,尤其是在强调其幼小、脆弱或需要保护的状态时。在口语或日常交流中,这个词几乎不会被使用。在专业领域,如动物学或生态学,可能会使用更精确的术语来描述幼小的动物。
由于“乳兽”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的信息非常有限。它可能是由“乳”和“兽”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用以描述特定的动物状态。
在文化或社会背景中,“乳兽”这个词可能不具有特别显著的意义或影响,除非在特定的文学作品或专业领域中被使用。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乳兽”可能会引起一种温馨、可爱的情感反应,因为它通常与幼小、无害的动物形象相关联。
在日常生活中,我很少遇到需要使用“乳兽”这个词的情况。它更多是一个描述性的词汇,用于特定的语境。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乳兽”来描绘自然和生命的脆弱与美丽:
在晨曦的抚慰下,
乳兽轻步于绿茵,
母爱的光辉,
映照着新生的希望。
想象一只小鹿或小狮子在草原上嬉戏,这样的画面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乳兽”这个词,带来一种宁静和美好的视觉体验。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来描述幼小的动物,例如英语中的“cub”(幼崽)或“fawn”(小鹿)。
“乳兽”这个词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用,但在特定的文学或专业语境中,它可以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用来描绘幼小动物的可爱和脆弱。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自然和生命的多样性。
1.
【乳】
(会意。从孚)。甲骨文中象手抱婴儿哺乳形。“孚”是以爪抱子哺乳。本义:生子,生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及鸟生子曰乳,兽曰产。 、 《书·尧典》传-乳化曰孽。 、 《尸子》-胎生曰乳。 、 《史记·扁仓传》-菑川王美人怀子而不乳。 、 《吕氏春秋·音初》-主人方乳。 、 《汉书·李广苏建传》-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组词】
乳子、 乳舍、 乳妇、 乳卵(产(下)蛋、 乳抱
2.
【兽】
(象形。小篆字形。上象耳,中象头,下象足踩地。兽本是禽兽的总称。古另有“獸”字,指捕捉禽兽的活动。二字通用。本义:禽兽的总称)。
四足的哺乳动物,多指野兽。
【引证】
《说文》-兽,守备者。 、 《尔雅·释鸟》-四足而毛谓之兽。 、 《释兽释文》。按,兽中可畜养者则曰兽。-兽毛虫总号。 、 《周礼·庭氏》注-兽,狐狼之属。 、 《周礼·兽人》-大兽公之。 、 《诗·小雅·车攻》-搏兽于敖。 、 曹操《却东西门行》-猛兽步高岗。 、 《战国策·齐策》-兽同足者而俱行。 、 《淮南子·说山训》-山有猛兽。 、 《史记·货殖列传序》-山深而兽往之。
【组词】
兽目、 兽工、 兽人、 兽骇、 兽吻、 兽臣、 兽头大门、 兽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