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43: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43:04
史馆:字面意思是指收藏、整理和展示历史资料或文物的场所。在现代,它通常指的是一个专门用于保存历史文献、档案、文物等资料的机构,以便于研究、教育和公众访问。
在文学中,“史馆”可能被用来象征历史的厚重和不可磨灭的记忆。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史馆”来指代一个地方,那里保存着关于某个**或人物的历史资料。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档案学,史馆是研究和教学的重要资源。
同义词:档案馆、博物馆(特别是历史博物馆)、图书馆(特别是专门收藏历史资料的图书馆)。 反义词:现代馆、未来馆(这些词汇并不常见,但可以用来对比强调历史的对比)。
“史馆”一词源于中文,其中“史”指历史,“馆”指场所或机构。随着时间的推移,史馆的功能和形式也在不断演变,从最初的皇家档案收藏地到现代的公共教育机构。
在**,史馆不仅是历史资料的保存地,也是传承文化和教育公众的重要场所。它们在维护国家记忆、促进文化认同和历史教育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史馆”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安静、庄严的氛围,以及对过去的尊重和敬仰。它可能激发人们对历史的兴趣和对知识的追求。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参观史馆总是让我感到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深远影响。它们不仅是学*的地方,也是反思和启发思考的场所。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史馆”:
在史馆的静谧中, 每一页纸张都诉说着过往, 时间的笔触, 在每一行字迹中轻轻跳跃。
想象一下,走进一个古老的史馆,四周是高高的书架,上面堆满了古籍和卷轴。空气中弥漫着纸张和墨水的味道,耳边是偶尔传来的翻页声,这一切都让人感到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和历史的厚重。
在英语中,类似的机构可能被称为“archive”或“historical museum”,它们在功能和目的上与中文的“史馆”相似,但在具体的展示方式和收藏内容上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史馆”这一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历史传承和文化教育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知识的宝库,也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对于我的语言学和表达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1.
【史】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放简策的容器,下面是手。合起来表示掌管文书记录。本义:史官)。
古官名。职别各异。
【引证】
《说文》。按,周官有大史、小史、闪史、外史、御史、女史。其属又各有府史、胥徒史,主造文书者亦称史。凡府史,皆其官长所自辟除。-史,记事者也。 、 《书·酒诰》。郑注:“大史内史。”-矧大史友内史友。 、 《易·巽》-用史巫纷若。 、 《礼记·聘礼记》-辞多则史。 、 《礼记·曲礼》-史载笔。 、 《谷梁传·宣公二年》-史狐书贼。 、 《礼记·玉藻》-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
2.
【馆】
(形声。从食,官声。“馆”,供宿供膳,所以从“食”。它的异体字作“舘”,说明“馆”属于房舍一类。本义:高级客舍,宾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馆,客舍也。 、 《周礼·遗人》-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 、 《诗·郑风·缁衣》-适子之馆兮。 、 《诗·大雅·公刘》-于豳斯馆。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师三日馆谷。 、 《左传·昭公元年》-楚公子围聘于郑,…将入馆。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组词】
馆人、 馆客、 馆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