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46: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6:56
词汇“兼遣”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探讨。以下是对“兼遣”这一词汇的分析:
“兼遣”字面意思是指同时派遣或同时处理多件事情。其中,“兼”意味着同时进行或兼顾,“遣”则有派遣、处理的意思。
由于“兼遣”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正式的文献或专业领域中,可能会使用类似的表达来描述同时处理多项任务的情况。
“兼遣”这一词汇的词源较为模糊,它可能是由“兼”和“遣”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以描述同时进行多项任务的情况。在语言演变中,这样的词汇可能因为使用频率不高而逐渐淡出常用词汇的行列。
在强调效率和多任务处理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兼遣”这样的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高效的工作方式或管理策略。
“兼遣”可能给人带来一种紧张和高效的感觉,因为它暗示了同时处理多项任务的压力和挑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兼遣”这一词汇,但我们会遇到需要同时处理多项任务的情况,这时可以借鉴“兼遣”的概念来提高效率。
在创作中,可以将“兼遣”融入到描述紧张工作场景的文字中,如:“在那个忙碌的早晨,他如同一位指挥家,兼遣着生活的各个乐章。”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忙碌的办公室场景,人们同时处理多项任务;结合音乐,可以选择快节奏的音乐来表现“兼遣”带来的紧张感。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兼遣”的词汇,但会有类似的表达来描述同时处理多项任务的概念。
“兼遣”这一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个描述同时处理多项任务的有用概念。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工作状态和高效的处理方式。
1.
【兼】
(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从秝(lì)。字形象一手持两棵庄稼。本义:一手执两禾。引申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
同时具有或涉及几种事务或若干方面。
【引证】
《说文》-兼,并也。 、 《仪礼·聘礼》。注:“犹两也。”-兼执之,以进。 、 《仪礼·士昏礼》。注:“六豆共巾也。”-兼巾之。 、 《仪礼·乡射礼》。注:“并矢于弣。”-兼诸弣。 、 《孟子·告子上》-不可得兼。 、 宋·文天祥《 后序》-丞相兼枢密使。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兼百花之长。 、 蔡元培《图画》-兼筑雕刻。
【组词】
兼祧、 兼资、 兼署、 兼味
2.
【遣】
(形声。从辵(chuò)。本义:释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遣,纵也。 、 《周礼·太史》。注:“谓祖庙之庭,大奠将行时也。”-遣之日读诔。 、 《周礼·巾车》-大丧饰遣车。 、 《仪礼·既夕礼》-书遣于策。 、 《礼记·杂记》。“送葬载牲体之车也。”-遣车视牢具。 、 《礼记·檀弓》。注:“人臣赐车马者,乃得有遣车”。按,此字古专于用凶礼。-遣车一乘。
【组词】
遣俘、 遣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