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7:1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7:11:08
残渣:字面意思是指剩余的、不完整的物质,通常指在某种过程或活动后留下的不纯或不完整的物质。基本含义是指任何形式的残留物,可能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它们通常被认为是无用或不需要的。
“残渣”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用来描述食物或物质的剩余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包括任何形式的残留物,尤其是在工业和环境语境中。
在某些文化中,“残渣”可能与浪费和污染联系在一起,强调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的重要性。在社会层面,它也可能象征着历史遗留问题或社会不公。
“残渣”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或不洁的联想,可能让人想到脏乱或不需要的东西。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它也可能象征着坚韧或不屈不挠的精神。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在厨房清洁时遇到食物残渣,这些残渣需要被妥善处理以保持环境卫生。
在诗歌中,可以将“残渣”比喻为时间的痕迹,如:
岁月如刀,刻下深深的残渣,
在心之壁,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在不同语言中,“残渣”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基本含义通常相似。例如,英语中的“residue”或“scraps”,德语中的“Reste”,都指类似的物质。
“残渣”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广泛,从日常生活中的简单描述到文学和专业领域的复杂象征。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的不同用法,对于丰富语言表达和理解文化背景都非常重要。
1.
【残】
(形声。从歹(è),戋(jiān)声。从“歹”表示与死亡有关。本义:伤害)。
同本义。
【引证】
《苍颉篇》-残,伤也。 、 《战国策·秦策》。注:“灭也。”-昔智伯瑶残范中行。 、 《诗·大雅·民劳》-废为残贼。 、 《战国策·齐策》。注:“坏也。”-则汝残矣。 、 《史记·樊郦滕灌传》。集解:“谓多所杀伤也。”-凡二十七县残。 、 《战国策·秦策》。注:“害也。”-张仪之残,樗里疾也。 、 《周礼·夏官》-放轼其君则残之。 、 《左传·宣公二年》-残名以逞。
【组词】
摧残、 残心、 残贼、 残灭、 残夷
2.
【渣】
(形声。从水,查声。本义:渣滓,物质经提炼或使用后的残余部分)。
同本义。
【引证】
章炳麟《新方言》-今人谓糟滓为苴作,侧加反,俗字作渣,乃沮之形变也。
【组词】
渣柜、 油渣儿;豆腐渣;沉渣;废渣;炉渣;钢渣;麻渣;煤渣;蔗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