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09: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09:59
人望 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人们对某人的尊敬和信任,通常指某人在社会或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声望和影响力。它强调的是个人在他人心中的地位和评价。
“人望”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已有出现,如《左传》中提到“人望所归”,意指人心所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稳定,主要用来描述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在**文化中,“人望”与儒家思想中的“仁”和“礼”有关,强调个人品德和社会责任。在社会背景中,人望高的个体往往被视为社区的领导者和决策者。
“人望”这个词给人以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尊敬、信任和权威。它影响着人们对领导者和权威人物的看法和态度。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见证一位社区领袖因其高人望而成功协调了一次社区危机,这让我深刻理解到“人望”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他的人望如山,稳稳地立在人们心中,无论风雨,不曾动摇。”
视觉上,“人望”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位**在众人簇拥下的场景,听觉上则可能是人们对他的一致好评和赞扬。
在英语中,“人望”可以对应为“prestige”或“reputation”,但这些词更侧重于名声和声誉,而不像“人望”那样强调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通过对“人望”的深入学,我认识到这个词在描述个人社会地位和影响力方面的重要性。它不仅是语言学的一部分,也是理解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观的关键。在未来的语言表达中,我将更加注意如何恰当地使用“人望”来传达特定的社会和情感意义。
1.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2.
【望】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臣”象眼睛,下面是“壬”(tǐng)。象一个人站在土地上远望。小篆又加“月”字,表望的对象。本义:远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当训远视也。-望,出亡在外望其还也。 、 《玉篇》-望,远视也。 、 《礼记·内则》。注:“望视,远视也。”-豕望视而交睫腥。 、 《庄子·胠箧》-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 、 《庄子·天运》-望之而不能见也,逐之而不能及也。 、 《荀子·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韩非子·喻老》-扁鹊望桓侯。 、 唐·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 、 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风烟望五津。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潭西南而望。
【组词】
望台、 望楼、 望阙、 望乞、 望国、 望睹、 望乡、 望祭、 望拜、 望祀、 望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