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51: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51:16
词汇“人时”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特定领域或特定语境下的术语,或者是某个方言中的词汇。由于其不常见,我将尝试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人时”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可能指的是“人的时间”或“与人相关的时间”。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下,它可能指的是一个人在某个时间段内的工作量或工作效率的度量单位。
由于“人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某些专业领域,如工业工程或人力资源管理中,“人时”可能被用来计算员工的工作时间或生产效率。
由于“人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为人所知。它可能是由“人”和“时”两个字组合而成,表示与人相关的时间概念。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时间被视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因此“人时”可能被用来强调时间的价值和效率的重要性。
对于我来说,“人时”可能让人联想到时间的珍贵和效率的重要性。它可能唤起对时间管理和工作效率的关注。
在我的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经常遇到“人时”这个词汇,但如果我在工作中需要计算员工的工作效率,我可能会使用这个概念。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人时”:
在时间的河流中,
我们以“人时”为舟,
划过岁月的波涛,
追寻效率的彼岸。
“人时”可能让人联想到时钟的滴答声和生产线上工人的忙碌身影。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人时”的词汇,但类似的概念可能存在于其他语言中,如英语中的“man-hour”。
“人时”这个词汇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但在某些专业领域中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强调了时间的价值和效率的重要性,对于时间管理和工作效率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专业术语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1.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2.
【时】
(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时,四时也。 、 《释名》-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 、 《左传·桓公六年》。注:“春夏秋也。”-谓其三时不害。 、 《孟子·篇叙》。注:“谓时曰支干五行相孤虚之属也。”-三时者,成岁之要时。又,天时不如地利。 、 《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 、 《左传·闵公二年》-时事之征也。 、 《管子·山权数》-时者,所以记岁也。 、 《淮南子·天文》-四时者,天之吏也。 、 《尔雅·释天》。注:“道光照也。”-四时和谓之宝烛。 、 《书·尧典》。马注:“羲和四子掌四时。”-敬授人时。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左传·桓公六年》-谓其三时(指春夏秋)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组词】
时气、 时若、 时食、 时耕、 时夏、 时暑、 时景、 时禽、 时享、 时序、 时祀、 时田、 时令病、 时衣、 时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