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35: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5:56
援应: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援”意味着支持、帮助,而“应”则表示回应、答应。结合起来,“援应”指的是在需要时提供帮助或支持的回应。
“援应”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中提到“援应之师”,意指支援的军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逐渐丰富,但核心意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援应”体现了互助和团结的价值观,特别是在面对自然灾害或社会危机时,这种精神尤为重要。
“援应”这个词给人以温暖和安全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在困难时刻有人伸出援手,提供帮助和支持。
在个人生活中,每当朋友或家人遇到困难时,我总是尽力援应,无论是提供情感支持还是实际帮助。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援应”:
在风雨交加的夜晚,
你的援应如灯塔般明亮,
引领我穿越黑暗,
直到黎明的曙光。
想象一幅画面:在一片废墟中,救援人员正援应受困者,背景音乐是鼓舞人心的旋律,这样的视觉和听觉联想强化了“援应”的正面意义。
在英语中,“援应”可以对应为“respond with help”或“provide assistanc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
“援应”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词汇,它不仅体现了语言的丰富性,也反映了人类社会中互助和团结的重要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援应”可以增强沟通的深度和广度。
1.
【援】
(形声。从手,爰(yuán)声。本义:拉,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援,引也。 、 《诗·大雅·皇矣》-无然畔援。 、 《礼记·缁衣》-不援其所不及。 、 《礼记·中庸》-不援上。 、 《豆棚闲话》-男女授受不亲,嫂溺手援非正。 、 《左传》-右抚剑,左援带,命驱之出。
【组词】
援及、 援推
2.
【应】
应和,响应。
【引证】
《国语·晋语》-龟往离散以应我。 、 《战国策·齐策》-齐王不应。 、 《吕氏春秋·顺说》-宋王无以应。 、 《韩非子·喻老》-桓侯不应。 、 《列子·汤问》-河曲智叟无以应。 、 《史记·陈涉世家》-佣者笑而应。 、 《史记·陈涉世家》-宜多应者。 、 、 汉·贾谊《过秦论》-云集响应。 、 《资治通鉴·唐纪》-应者近万人。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金色而玉应。 、 《聊斋志异·促织》-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组词】
一呼百应;里应外合;应口、 应昂、 应嘴、 应响、 应机赴节、 应合、 应佛僧、 应令
受;接受。
【引证】
《南史·虞荔传》-迫切不得已,乃应命至都。
【组词】
应事、 应役、 应供、 应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