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47: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47:57
乞援:字面意思是指请求援助或帮助。在汉语中,这个词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或团体在遇到困难或危险时,向他人或组织寻求帮助的行为。
“乞援”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乞”意为请求,“援”意为援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基本含义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更多地出现在正式或文学性的语境中。
在**文化中,乞援往往与互助和人情味联系在一起。在困难时期,人们倾向于互相帮助,这种文化背景使得乞援成为一个被广泛理解和接受的词汇。
乞援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无助和脆弱的情感色彩。它让人联想到在逆境中寻求帮助的情景,可能会激发同情和想要提供帮助的冲动。
在个人生活中,乞援可能发生在各种情境下,比如在技术问题上的求助,或在人际关系中的寻求支持。例如,当我在编程时遇到难题,我会向更有经验的朋友乞援。
在诗歌中,乞援可以被用来表达深层的情感和意境:
在寂静的夜里,我乞援于星辰, 希望它们能指引我前行的方向。
乞援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孤独的身影在风雨中挥手求救的画面,或是听到紧急呼救的声音。
在英语中,“乞援”可以对应为“ask for help”或“seek assistance”。虽然基本含义相同,但英语表达可能更加直接和日常化。
乞援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反映了人们在困难时期寻求帮助的自然反应,也体现了语言在表达人类共同情感和需求中的作用。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乞援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复杂情感和情境。
1.
【乞】
(象形。《说文》本作“气”,借云气字表示乞求义。本义:向人求讨)。
同本义。
【引证】
《苍颉篇》-乞,谓行匄也。 、 《春秋·僖公八年》-郑伯乞盟。 、 《谷梁传》-乞者,处其所而请与也。 、 《庄子·盗跖》-操瓢而乞者。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乞食于野人。 、 宋·王安石《伤仲永》-以钱币乞之。 、 宋·苏轼《教战守策》-乞为囚虏之不暇。 、 《明史》-瑞亦屡疏乞休。
【组词】
乞化、 乞言、 乞邻、 乞粮、 乞活、 乞募、 乞麾、 乞灵、 乞请
2.
【援】
(形声。从手,爰(yuán)声。本义:拉,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援,引也。 、 《诗·大雅·皇矣》-无然畔援。 、 《礼记·缁衣》-不援其所不及。 、 《礼记·中庸》-不援上。 、 《豆棚闲话》-男女授受不亲,嫂溺手援非正。 、 《左传》-右抚剑,左援带,命驱之出。
【组词】
援及、 援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