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1:42: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1:42:06
援外 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向外国提供援助,包括经济、技术、物资、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支持。这种援助可以是政府间的,也可以是非政府组织或个人发起的。
在不同的语境下,“援外”的使用有所不同:
“援外”一词源于汉语,由“援”(帮助、支持)和“外”(外国)组成。随着国际关系的发展,这个词的使用逐渐专业化,涉及更多的政策和实践层面。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援外可能被视为国家软实力的体现,或是国际责任和义务的一部分。在一些国家,援外政策可能受到国内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影响。
援外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积极、人道和国际主义的情感反应。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合作、团结和全球共同体的概念。
个人可能在生活中遇到援外的例子,如参与志愿活动、捐款给国际慈善机构,或是通过媒体了解国际援助项目。
在诗歌中,援外可以被用来象征人类对共同命运的关怀:
在遥远的地平线,援外的手 跨越山海,传递希望的火种 在每个需要的地方,播撒爱与和平
援外可能让人联想到国际会议、援助物资的运输、医疗队的出征等视觉形象。听觉上,可能与国际新闻报道、慈善音乐会等相关联。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foreign aid”,法语中的“aide internationale”,德语中的“Entwicklungshilfe”,都对应着援外的概念,但具体的使用和理解可能有所不同。
援外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体现了国际合作和人道主义精神,也反映了国家间的相互依赖和全球治理的复杂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援外这个词,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国际关系的动态和全球发展的趋势。
1.
【援】
(形声。从手,爰(yuán)声。本义:拉,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援,引也。 、 《诗·大雅·皇矣》-无然畔援。 、 《礼记·缁衣》-不援其所不及。 、 《礼记·中庸》-不援上。 、 《豆棚闲话》-男女授受不亲,嫂溺手援非正。 、 《左传》-右抚剑,左援带,命驱之出。
【组词】
援及、 援推
2.
【外】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引证】
《说文》-外,远也。 、 《礼记·曲礼》-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 、 《周礼·考工记·梓人》-外骨内骨。 、 唐·白居易《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身外即战场。
【组词】
外户、 外祟、 外槨、 外好里枒槎、 外藩、 外廓、 外见、 外求、 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