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3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7:46
词汇“[榷巧]”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假设的情况来分析这个词汇,假设它是一个合成词,由“榷”和“巧”两个字组成。
结合这两个字,假设“榷巧”可以理解为“巧妙地垄断”或“通过巧妙手段实现垄断”。
由于“榷巧”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无从考证。但可以推测,如果它是一个新造词,可能是由现代汉语中的“榷”和“巧”结合而成,用以描述一种特定的商业或政治行为。
在强调公平竞争和反垄断的现代社会,“榷巧”可能带有一种负面色彩,因为它暗示了通过不正当手段实现垄断的行为。
由于“榷巧”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可能较少。但如果在一个强调策略和智慧的商业环境中,可能会有人使用这个词汇来形容特定的商业行为。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榷巧”作为一个角色的特质,描述他如何通过巧妙的手段在复杂的环境中取得成功。
由于“榷巧”不是一个标准词汇,跨文化比较不适用。但如果将其概念翻译成其他语言,可能会找到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strategic monopoly”。
尽管“榷巧”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但通过对它的假设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词汇的创造性和灵活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榷】
(形声。从木,寉(hè)声。本义:独木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两头聚石,以木横架之,故亦名石杠。”-榷,水榷横木,所以渡者也。 、 《广雅·释室》-榷,独梁也。 、 《初学记》-独木之桥曰榷。
2.
【巧】
(形声。从工,丂(kǎo)声。“工”有精密、灵巧义。本义:技艺高明、精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巧,技也。 、 《墨子·贵义》-利于人,谓之巧。 、 《庄子·天道》-刻雕众形,而不为巧。 、 马融《长笛赋》-工人巧士。 、 明·魏学洢《核舟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组词】
巧思、 巧工、 巧任、 精巧;工巧、 巧夺天孙、 巧舌、 巧便、 小巧、 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