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09: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09:32
山脉是指一系列相连接的山峰,通常由地壳板块的碰撞、火山活动或地壳的抬升形成。山脉是地球表面显著的地理特征,它们往往伴随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生态系统。
“山脉”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字面意思是“山”和“脉”的结合,形象地描述了山峰相连如脉络的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汉语中保持了其基本含义,但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了更丰富的应用。
在文化中,山脉常常与道教和的圣地相关联,如五岳在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和历史意义。山脉也是许多民族传说和神话的背景,如《山海经》中的描述。
山脉往往给人以壮丽、神秘和宁静的情感反应。它们可以激发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探索的渴望。
个人在登山或远足时,山脉不仅是目的地,也是挑战和自我发现的场所。
在诗歌中,山脉可以被描绘为时间的见证者,如:“岁月如山脉,静默而深远,见证了无数晨昏的交替。”
山脉的图片往往展示其雄伟的轮廓和多变的气候,而与之相关的音乐可能包含自然的声音,如风声和鸟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宏大的氛围。
在英语中,“mountain range”与“山脉”相对应,但在不同的文化中,山脉的象征意义和使用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周边国家,山脉不仅是地理特征,也是文化和**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脉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地球的地理特征,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情感和象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山脉”这一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欣赏自然界的壮丽,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1.
【山】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山,土有石而高。 、 《国语·周语》-山,土之聚也。 、 《左传·昭公四年》-山人取之。 、 《礼记·明堂位》-夏后代山。 、 《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荀子·赋》-生于山阜,处于室堂。 、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组词】
山霭、 山灵、 山阿、 山岩、 山隈、 山啜、 山落、 山孤钉、 山头、 山长、 山主、 山观、 山关
2.
【峦】
(形声。从山,羉(luán)声。本义:小而尖的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峦,山小而锐者。 、 《楚辞·自悲》。注:“小山也。”-登峦而远望兮。 、 《楚辞·守志》。注:“山脊曰峦。玉峦,昆仑山也。”-陟玉峦兮逍遥。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丘峦崩摧。
【组词】
山峦、 峦壑、 峦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