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12: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12:38
森林古猿(Dryopithecus)是一个古生物学词汇,指的是一类生活在距今约1200万至2000万年前的灵长类动物。它们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森林环境中,是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远古祖先之一。
在科学领域,森林古猿主要用于描述古生物学和人类学中的一个特定物种,是研究人类进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象征远古、神秘或原始的自然环境。在口语中,除非是在特定的学术讨论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见。
森林古猿一词源自希腊语“dryo”(意为“树”)和“pithekos”(意为“猿”)。随着古生物学的发展,这个词逐渐被用来特指那些生活在森林中的古猿类动物。
在人类学和古生物学的研究中,森林古猿是连接人类与灵长类动物进化史的关键环节。它们的存在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人类祖先的生活方式和进化过程。
提到森林古猿,可能会联想到远古的森林、神秘的进化历程和人类起源的奥秘。这种联想可能会激发人们对自然和历史的敬畏感。
在参观自然历史博物馆时,我曾看到过森林古猿的化石展览,这让我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诗歌中,可以将森林古猿描绘为时间的见证者,见证了地球上生命的漫长旅程:
在古老的森林深处, 森林古猿静静守候, 时间的河流中, 它们见证了生命的起源。
想象一片茂密的远古森林,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森林古猿在树间跳跃,这种场景可能会让人联想到自然的声音和原始的生命力。
在不同语言中,如法语(Dryopithèque)或西班牙语(Dryopithecus),森林古猿的名称基本保持一致,反映了其在科学领域的国际通用性。
森林古猿作为一个科学术语,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在古生物学和人类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人类的进化历程,也激发了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思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体系,增强对科学和自然的认识。
1.
【森】
(会意。从林从木。本义:树木丛生繁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森,木多貌。 、 《字林》-林多木长貌。 、 马融《长笛赋》-森槮柞朴。 、 左思《蜀都赋》-弹言鸟于森木。
【组词】
森标、 森木、 森沉、 森阴、 森萃、 森朗
2.
【林】
(会意。从二木。表示树木丛生。本义:丛聚的树木或竹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林,平土有丛木曰林。 、 《尔雅·释地》-野外谓之林。 、 《诗·小雅·白华》-有鹤在林。 、 《周礼·地官·序官·林衡》。注:“竹木生平地曰林。”-每大林麓。 、 《释名》-山中丛木曰林。林,森也。 、 晋·陶潜《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 《黔之驴》-蔽林间窥之。
【组词】
竹木林;山林、 深山老林;防护林;林落、 林浪、 林麓、 林泉、 林错
3.
【古】
(会意。从十,从口。本义:古代。一般分为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古,故也。 、 《仪礼·士冠礼》。注:“大古,唐虞以上。”-大古冠布。 、 《谷梁传·桓公三年》。注:“古,谓五帝时。”-以是为近古也。 、 《文选·张衡·东京赋》-慨长思而怀古。 、 《书·康诰》-别求闻由古先哲王。 、 《吕氏春秋·察今》-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 清·黄宗羲《原君》-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
【组词】
远古、 古字、 古器、 古货、 古贤
4.
【猿】
(形声。从犬,袁声。猿似犬,故从犬。本义:灵长类动物,形态与猴相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通常写作“猨、猿”。-蝯善援,禺属。 、 《考工记·总目》。注:“貉或为猨。谓善缘木之猨也。”-貉逾汶则死。 、 《诗·小雅·角弓》。传:“猱,猨属。”-毋教猱升木。 、 《庄子·天地》-猿狙之便自山林来。 、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猿之所以寿者,好引其末,是故气四越。
【组词】
猿猴献果、 猿狖、 猿眩、 猿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