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47: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47:02
词汇“扬花扢藻”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雅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尝试进行以下分析:
“扬花扢藻”由四个字组成,其中“扬花”通常指的是花朵在风中摇曳或飘散的样子,而“扢藻”则可能指的是水草在水中摇摆。结合起来,这个词汇可能形容的是一种自然景象,即花朵和水草在风中或水中轻盈摇曳的美丽姿态。
由于这个词汇较为生僻,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古代文学中,它可能被用来描绘自然景色的美丽和生动。
由于这个词汇较为生僻,其确切的词源和历史演变可能难以考证。它可能是由古代文人创造或使用的词汇,用以形容特定的自然美景。
在古代文化中,文人墨客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创作诗词歌赋。因此,“扬花扢藻”这样的词汇可能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用以表达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向往。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轻盈、优雅和梦幻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春天的湖畔、微风和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带来一种宁静和愉悦的情感体验。
由于这个词汇较为生僻,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如果要在写作中使用,可能会在描绘自然美景或表达对自然的热爱时考虑使用。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春风拂过湖畔边,
扬花扢藻舞翩跹。
梦里水乡情难了,
一帘幽梦入画卷。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湖畔春景图,花朵和水草在风中轻轻摇曳。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轻柔的古典音乐,如德彪西的《月光》,来增强这种梦幻般的氛围。
由于这个词汇较为生僻,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或不常见。在英语中,可能需要用更具体的描述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如“flowers swaying in the breeze and aquatic plants dancing in the water”。
“扬花扢藻”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体现了汉语中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丰富表达。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库,提升文学创作和表达的深度和广度。
[曹子清]铸格炼字,扬花扢藻,此可以学得也;亭皋木叶,池塘春草,此不可以学得也。
1.
【扬】
(形声。从手,昜(yáng)声。金文字形,像用双手举起“玉”,是会意字。本义:高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扬,飞举也。 、 《小尔雅》-扬,举也。 、 《礼记·檀弓》-杜篑洗而扬觯。 、 《礼记·乡饮酒义》-盥洗扬斛。 、 《仪礼·乡射礼》-南扬弓。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扬其波。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扬鞭语曰。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大风扬积雪。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扬帆去。
【组词】
扬楫、 扬袂、 扬眉、 扬旌、 扬麋、 扬觯、 扬鞭、 扬臂、 扬徽、 扬刃
2.
【花】
同本义。
草木花的总称。
【引证】
《汉书·张衡传》。注:“蘤,古花字也。经传皆以华为之。”-百卉含蘤。 、 杜甫《北征》-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 、 白居易《买花》-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组词】
花洞、 花石纲、 花朝日、 花魂、 花相、 花酒、 花气、 花经、 花历、 花口
3.
【扢】
小球形或块状的东西。 同: 疙
【组词】
扢搭、 扢秃、 扢扠、 扢挞
4.
【藻】
(形声。从艸,澡声。本义:藻类植物,古专指水藻)。
同本义 。隐花植物的一大类,没有根、茎、叶等部分的区别,有叶绿素可以自己制造养料,种类很多,海水和淡水里都有。
【引证】
《诗·鲁颂·泮水》-薄采其藻。 、 《左传·隐公三年》。注:“聚藻也。”-蘋蘩蕰藻之菜。 、 《诗·召南·采蘋》-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组词】
藻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