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2:5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59:05
夏之别名。
1.
【纁】
浅红色。
【引证】
《说文》-纁,浅降也。从糸,熏声。 、 《书·禹贡》-厥篚元纁玑组。 、 《仪礼·士冠礼》-爵弁服纁裳。 、 《聊斋志异》-灯摇摇无定,焰纁黄。
【组词】
纁裳、 纁襦、 纁玄、 纁币
落日的余辉。也作“曛”。
【引证】
《楚辞·屈原·思美人》-指嶓冢之西隈兮,马纁黄以为期。
【组词】
纁黄
2.
【夏】
(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xié),人头。臼(jù),两手,攵(suī),两足。合起来象人形。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
同本义。也称华夏、诸夏。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就全地言之,中国在西北一小隅。故陈公子少西字夏,郑公孙夏字西。”-夏,中国之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