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0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04:39
“丧命”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失去生命,即死亡。它通常用来描述因事故、疾病、暴力或其他原因导致的生命终结。
“丧命”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丧”意为失去,“命”指生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现代汉语中,它更多地用于描述不幸或意外的死亡。
在**文化中,谈论死亡通常是忌讳的,因此“丧命”这样的词汇在日常交流中较少使用,除非在特定的语境下,如新闻报道或正式文件。
“丧命”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悲伤和严肃的情感色彩,它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脆弱和不可预测性。在表达时,它可能需要更多的谨慎和同情。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遇到亲友的去世,可能会使用“丧命”来描述这一**,尤其是在需要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和哀悼时。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丧命”来营造一种悲剧氛围,如:“在那无情的战场上,年轻的勇士们一个个丧命。”
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可能是“lose one's life”或“meet one's end”,但这些表达在语境和情感色彩上可能与“丧命”有所不同。
“丧命”是一个描述生命终结的严肃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使用频率和情感色彩。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对于传达准确的信息和情感至关重要。
1.
【丧】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哭’,下面是“亡”。表示哭已死去的人。本义:丧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喪,亡也。 、 《易·坤》。马注:“失也。”-东北丧朋。 、 《诗·大雅·皇矣》-受禄无丧。 、 《礼记·檀弓》-问丧无夫子乎。又,丧人无以为宝。 、 《国语·周语》-宣王既丧南国之师。 、 《孟子·告子上》-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 《韩非子·五蠹》-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
【组词】
丧明、 丧检、 丧履、 丧精、 丧心、 丧志、 丧律、 丧师、 丧师辱国、 丧资
2.
【命】
(会意。从口从令。表示用口发布命令。本义:指派;发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按:“在事为令,在言为命,散文则通,对文则别。令当训使也,命当训发号也。”-命,使也。 、 汉·蔡邕《独断》-出君下臣名曰命。 、 《贾子·礼容》-语下命者,制令也。 、 《文选·闲居赋序》注-凡尊者之言曰命。 、 《诗·大雅·卷阿》-维君子命。 、 《仪礼·燕礼》-某固辞不得命。 、 《吕氏春秋·孟春纪》。注:“命,令也。”-命田舍东郊。 、 《列子·汤问》-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令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 、 清·周容《芋老人传》-命妪煮芋。 、 白居易《琵琶行序》-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组词】
命酌、 命席、 命酒、 命乐、 命官、 命材、 命事、 命使、 命将、 命相、 命讨、 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