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23: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23:49
[杳无音耗]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没有任何消息或音讯”。其中,“杳”表示深远、不可见,“无”表示没有,“音耗”指的是消息或音讯。整体上,这个词汇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完全没有任何消息,如同消失了一般。
在文学作品中,[杳无音耗] 常用来描绘人物的失踪或失联,营造悬疑或悲伤的氛围。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没有消息”或“失联”等更为直白的表达。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调查工作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案件中关键人物或证据的缺失。
同义词:
反义词:
[杳无音耗] 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杳”字古已有之,意为深远、不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某些文学作品或正式文书中仍可见其身影。
在传统文化中,[杳无音耗]** 常与离别、思念等情感联系在一起。在古代诗词中,这个词汇常用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担忧。在现代社会,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有所下降,但在某些特定情境下仍能唤起人们的共鸣。
[杳无音耗] 这个词汇带有一种深沉的忧虑和不安。它让人联想到孤独、失落和无助,同时也激发人们对联系和沟通的渴望。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有一次经历,一位好友突然失联,杳无音耗,让我和共同的朋友都非常担心。最终,他在几天后联系了我们,解释说他因为一些个人问题需要独处。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杳无音耗] 这个词汇所蕴含的情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杳无音耗]:
在那遥远的地方,
你杳无音耗,
如同夜空中最暗的星,
无声无息,
却牵动我无尽的思念。
[杳无音耗] 这个词汇让人联想到寂静的夜晚、空旷的原野和孤独的身影。在视觉上,可能会想到一片漆黑的画面,只有微弱的星光在闪烁。在听觉上,可能会想到寂静无声的环境,偶尔传来远处狗吠或风声。
在英语中,[杳无音耗] 可以对应为“no news”或“out of contact”。在不同文化中,对于失联或无消息的表达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的情感和担忧是相通的。
[杳无音耗] 这个词汇虽然不常在日常口语中使用,但在文学和特定情境中,它能够精准地表达一种深沉的忧虑和思念。通过对这个词汇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语言中的独特地位和情感价值。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会更加注意这个词汇的使用,以丰富我的表达方式。
唯妻泣曰:‘汝投于海,杳无音耗……何得在此?’
刘母见子久出不归,~,即在任邱县控追车夫。
1.
【杳】
(会意。上为“木”,下为“日”,表示太阳落在树木下,天色已昏暗。本义:昏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杳,冥也。 、 扬雄《甘泉赋》。注:“深远也。”-杳旭卉兮。 、 傅毅《舞赋》-独驰思乎杳冥。 、 《楚辞·屈原·涉江》-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组词】
杳杳冥冥、 杳蒙
2.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3.
【音】
(指事。从言含一。甲骨文“言、音”互用,金文、小篆在“言中加一横,表示所发之音。本义:声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 、 《白虎通·礼乐》-八音。一说笙、祝、鼓、箫、琴、埙、钟、磬也。 、 《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声成文,谓之音。 、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夫音,乐之舆也。 、 《庄子》-鸡狗之音相闻。 、 宋·苏轼《石钟山记》-北音清越。 、 清·姚鼐《登泰山记》-鸟兽音迹。
【组词】
音颡、 音强、 音制、 音频
4.
【耗】
(形声。从耒(lěi),毛声。本义:一种稻子)。
消息;音信。
【引证】
李商隐《即日》-赤岭久无耗,鸿门犹合围。
【组词】
耗音、 耗问、 耗息、 恶耗,凶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