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5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56:22
杳无踪影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深邃而没有踪迹”。它形容事物消失得无影无踪,找不到任何痕迹或线索。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人或物突然消失,不留任何可以追踪的迹象。
“杳无踪影”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显然是由“杳”和“无踪影”两个部分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杳”意味着深远、幽暗,而“无踪影”则直接表示没有痕迹。这个成语的形成反映了汉语中对事物消失状态的描述*惯。
在**文化中,杳无踪影常常与神秘、不可知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人们对未知和神秘的恐惧和好奇。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描述那些突然消失的人或事物,引发公众的猜测和讨论。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神秘和不安。它让我联想到那些突然消失的人或事物,引发我对未知和不可控的恐惧。在表达上,它提供了一种强烈的视觉效果,让人感受到一种深邃和不可触及的距离。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朋友突然杳无踪影,没有任何预兆或解释。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个成语的实际意义,也让我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的思考。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幕降临,星辰杳无踪影,唯有月光,孤独地照亮着寂静的夜空。”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个深邃的森林,夜晚的黑暗中,一切都杳无踪影,只有微弱的月光照亮着小径。在音乐上,我可以联想到一段缓慢而神秘的旋律,营造出一种深邃和不可知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vanish without a trace”,它传达了相似的“完全消失”的概念,但没有“杳无踪影”那种深邃和不可触及的意味。
通过对“杳无踪影”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成语的多重含义和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它不仅是一个描述事物消失的词汇,也是一个引发人们思考和探索的工具。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供了一种丰富和深刻的表达方式,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描述那些神秘和不可知的事物。
伊常常盼望佣妇到来,好问个究竟,却又杳无踪影。
她走到园子里,只看见那株玫瑰花上,非但不比昨天开得更大更美丽,而且连昨天所看见的那几朵将开的花,都~,不知去向了。
1.
【杳】
(会意。上为“木”,下为“日”,表示太阳落在树木下,天色已昏暗。本义:昏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杳,冥也。 、 扬雄《甘泉赋》。注:“深远也。”-杳旭卉兮。 、 傅毅《舞赋》-独驰思乎杳冥。 、 《楚辞·屈原·涉江》-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组词】
杳杳冥冥、 杳蒙
2.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3.
【踪】
(形声。从足,从(宗)声。本义:脚印,踪迹)。
同本义。
【引证】
李白《谒老君庙》-草合人踪断,尘浓鸟迹深。 、 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宋·苏轼《石钟山记》-访其遗踪。 、 《聊斋志异·促织》-绝无踪响。 、 《广东军务记》-胆寒潜踪。
【组词】
踪尘、 踪绪、 踪响、 踪辙
4.
【影】
(形声。从彡,景声。彡(shān),毛饰花边形。本义:影子;因挡住光线而投射的暗影)。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影,形影。 、 《吕氏春秋·功名》-犹表之与影。 、 《淮南子·修务》-吾日悠悠惭于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