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08:21: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8:21:26
[杳无音信] 的字面意思是“遥远而没有消息”,通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物长时间没有消息,不知去向或情况。这个词汇传达了一种失落和不确定的情感。
“杳无音信”由“杳”和“无音信”组成。“杳”字古意为深远、幽暗,与“无音信”结合,强调了消息的缺失和遥远。这个词汇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等,现代汉语中仍然保留并广泛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家庭和亲情的联系非常重要,因此“杳无音信”常常触动人们对家人安全的担忧和对亲情的思念。在现代社会,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这个词的使用可能有所减少,但在某些情境下,如自然灾害或战争中,这个词仍然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
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深深的忧虑和不安,它让我联想到等待和不确定性,以及在信息缺失时的无助感。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有一位朋友突然搬家后杳无音信,这让我感到非常担忧和失落。后来通过社交媒体才重新联系上,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这个词的情感重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那遥远的彼岸,你杳无音信, 星辰沉默,风也忘记了你的名字。”
视觉上,我可以想象一片茫茫大海,一艘小船在远方消失,留下无尽的寂静。听觉上,可能是一段悠长的沉默,随后是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no news is good news”,但这个表达更多是安慰性的,而“杳无音信”则带有更强烈的担忧和不确定性。
“杳无音信”这个词深刻地表达了信息缺失带来的情感影响,它在语言中承载了丰富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个词能够增强我的表达深度和情感共鸣。
惊鸿去后,轻抛素袜,杳无音信。
孔明一去东吴,~。
1.
【杳】
(会意。上为“木”,下为“日”,表示太阳落在树木下,天色已昏暗。本义:昏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杳,冥也。 、 扬雄《甘泉赋》。注:“深远也。”-杳旭卉兮。 、 傅毅《舞赋》-独驰思乎杳冥。 、 《楚辞·屈原·涉江》-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组词】
杳杳冥冥、 杳蒙
2.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3.
【音】
(指事。从言含一。甲骨文“言、音”互用,金文、小篆在“言中加一横,表示所发之音。本义:声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 、 《白虎通·礼乐》-八音。一说笙、祝、鼓、箫、琴、埙、钟、磬也。 、 《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声成文,谓之音。 、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夫音,乐之舆也。 、 《庄子》-鸡狗之音相闻。 、 宋·苏轼《石钟山记》-北音清越。 、 清·姚鼐《登泰山记》-鸟兽音迹。
【组词】
音颡、 音强、 音制、 音频
4.
【信】
(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信,诚也。 、 《孟子》-有诸已之谓信。 、 《墨子经》-信,言合于意也。 、 《白虎通·情性》-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 、 《国语·晋语》-定身以行事谓之信。 、 《贾子道术》-期果言当谓之信。 、 《礼记·经解》-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 、 《诗·卫风·氓》-信誓旦旦。 、 《三国演义》-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 、 《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 、 《世说新语·方正》-则是无信。
【组词】
信行、 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