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4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41:39
“传人”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有两个主要含义:
“传人”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主要用于描述家族或技艺的继承。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包括遗传疾病的携带者。
在**传统文化中,“传人”常常与家族荣誉、技艺传承紧密相关,强调的是一种责任和使命感。
“传人”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庄重和责任感,让人联想到家族的延续和传统的保护。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家族有特定的传统或技艺,成为“传人”可能意味着承担起传承和发扬光大的责任。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他是那古老歌谣的传人,声音穿越时空,唤醒沉睡的灵魂。”
想象一位年轻的武术传人,在晨光中练*传统武术,背景音乐是古筝的悠扬旋律。
在英语中,“传人”可以对应为“heir”或“successor”,但这些词汇更多强调的是继承财产或地位,而不特指技艺或疾病的传承。
“传人”这个词汇在中文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不仅涉及家族和技艺的传承,还涉及到遗传和疾病。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更准确地传达特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1.
【传】
驿站所备的车。
【引证】
《左传·成公五年》-晋侯以传召伯宗。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周公旦从鲁闻之,发急传而问之。(急传:特快的驿车) 、 《韩非子·爱臣》-非传非遽(驿马),载奇皮革,罪死不赦。
驿站;驿舍。
【引证】
《战国策·齐策五》-昔者赵氏袭卫,车舍人不休传。 、 《后汉书·陈忠传》-发人修道,缮理亭传。
【组词】
传车、 传吏、 传马、 传乘、 传宰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