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7: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7:59
“五虚六耗”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事物极度虚耗、损耗严重。其中,“五虚”通常指五种虚损的情况,而“六耗”则指六种损耗的情况。这个成语强调的是资源或精力的极大浪费和损失。
在文学作品中,“五虚六耗”常用来形容战争、灾难或社会动荡导致的巨大损失和破坏。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个人或家庭因管理不善而导致的财务困境。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管理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分析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
同义词:
反义词:
“五虚六耗”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由古代对数字“五”和“六”的象征意义演变而来。在古代文化中,“五”和“六”常被用来表示多或全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用来形容各种形式的严重损耗。
在**传统文化中,数字“五”和“六”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常与完整性和全面性联系在一起。因此,“五虚六耗”这个成语在描述社会或个人状态时,强调的是一种全面的、深度的损耗。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沉重和悲观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损失、破坏和无力感。在表达时,它常用来强调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因长期不良生活*惯导致的健康问题,或者因不善理财导致的财务困境。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梭,五虚六耗,青春不再,唯有回忆。”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废墟或荒凉的景象,配以低沉的音乐,增强“五虚六耗”的视觉和听觉效果。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utterly exhausted”或“completely drained”,但这些表达没有“五虚六耗”那么强烈的文化和数字象征意义。
“五虚六耗”这个成语在描述严重损耗和虚耗时非常有力,它不仅传达了数量的多,还传达了状态的严重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深度和表现力。
你也晓得,皇上家的钱都是要功归实用的,那里能由你五虚六耗,赚了许多。
1.
【五】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 、 《诗·齐风·南山》-葛屦五两。 、 《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四加一的和。
【引证】
《广韵》-五,数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唐·李朝威《柳毅传》-塞其五山。 、 宋·苏洵《六国论》-五战于秦。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起则五六揖。 、 清·方苞《狱中杂记》-监五室。
2.
【虚】
(“墟”的古字)(形声。小篆字。从丘,虍(hū)声。丘,山丘。本义:大土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虚,大丘也。昆仑丘谓之昆仑虚。 、 《尔雅》-河出昆仑虚。 、 《易·升》-虚邑。 、 《诗·傭风·定之方中》-升彼虚矣,以望楚矣。 、 《庄子·天运》-以游逍遥之虚。
【组词】
虚莽
3.
【六】
古国名 。故城在今安徽省六安县北。
【引证】
《春秋》-秋,楚人灭六。
古县名。在今安徽省六安县。
【引证】
《汉书》-当阳君英布为九江王,都六。
4.
【耗】
(形声。从耒(lěi),毛声。本义:一种稻子)。
消息;音信。
【引证】
李商隐《即日》-赤岭久无耗,鸿门犹合围。
【组词】
耗音、 耗问、 耗息、 恶耗,凶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