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48: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48:47
词汇“申白”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申白”的字面意思是指申述和表白,即详细地陈述或解释某事,或者公开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感情或立场。
由于“申白”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找到一些使用“申白”的例子,尤其是在涉及法律文书或官方文件中,用于表示详细陈述事实或观点。
“申”字在古代汉语中有申述、申明之意,“白”字则有表白、明白之意。两者结合,形成了“申白”这个词汇,表示详细地陈述或表白。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被更常用的词汇所替代。
在古代**,法律文书和官方文件中常常使用“申白”来表示当事人详细陈述事实或观点。这种用法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法律程序的重视和对事实陈述的严谨态度。
“申白”这个词汇给人一种正式和严肃的感觉,它与法律、公正和真相等概念相关联。在使用这个词汇时,可能会感受到一种庄重和认真的氛围。
由于“申白”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如果需要在正式场合详细陈述观点或解释情况,可能会使用更常见的词汇如“陈述”或“说明”。
在创作中,可以将“申白”用于描述一个人在重要时刻详细陈述自己的立场或感情,例如在法庭上、在公开演讲中或在重要会议上的发言。
由于“申白”与法律和正式场合相关,可以联想到法庭的场景,律师或当事人在法庭上详细陈述事实的画面,以及严肃的语调和正式的语气。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申白”的词汇,但会有类似的表达方式来表示详细陈述或表白的意思。
“申白”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语言中对详细陈述和表白的重视。了解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并在适当的场合使用它来表达正式和严肃的内容。
1.
【申】
(指事。从臼,自持。从丨。身体。与寅同意。本义: 束身)。
同本义;约束。
【引证】
《说文》-申,束身也。 、 《淮南子·原道》。注:“束也。”-约车申辕。 、 《汉书·韦元成传》。注:“言自约束也。”-畏忌自申。 、 《汉书·元帝纪》-勒兵申教令。 、 《礼记·杂记》-朱绿带申加大带于上。 、 曹植《洛神赋》-申体防以自持。
【组词】
申束
2.
【白】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本义:白颜色)。
同本义。古人用以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
【引证】
《说文》-白,西方色也。殷用事物色白。 、 《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 、 《庄子·知北游》-若白驹之过隙。 、 《汉书·贾谊传》-白昼大都之中。 、 《庄子·马蹄》-白玉不毁,孰为圭璋。 、 《庄子·渔父》-须眉交白。 、 《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荀子·荣辱》-目辨白黑美恶。 、 《战国策·燕策》-太子及宾客知其一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组词】
雪白、 白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