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0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5:42
“当令”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适合时令”或“符合季节”。它通常用来描述食物、活动或事物与当前季节的适宜性或匹配度。
“当令”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用于描述天时地利,后来逐渐演变为描述食物和活动的季节适宜性。
在**文化中,“当令”强调顺应自然规律,提倡适时而食,这与中医养生理念相契合,强调食物与季节的和谐。
“当令”这个词给人一种温馨、和谐的感觉,联想到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舒适。
在日常生活中,我会根据季节选择当令的食材,这样不仅健康,也能更好地体验季节的变化。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写:“春雨绵绵,桃花当令,一树嫣红,醉了行人。”
想象一幅画面:春天,桃花盛开,蜜蜂忙碌,这样的场景让人联想到“当令”的美好。
在英语中,“in season”与“当令”意思相近,都指食物或其他物品在最佳时期。
“当令”这个词不仅描述了食物和活动的季节适宜性,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文化内涵和语言的细微差别。
1.
【当】
主领;典领。
【引证】
扬雄《甘泉赋》-诏招摇与太阴兮,伏钩使当兵。
抵押,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引证】
《左传·哀公八年》-以王子姑曹当之,而后止。 、 《后汉书·刘虞传》-虞所赍赏,典当胡夷。 、 唐·白居易《自咏老身示家属》-走笔还诗债,中由衣当药钱。
【组词】
当衣服;他把房子当了
2.
【令】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集聚的“集”;下面是“人”,象跪在那里听命。从集从人,表示集聚众人,发布命令。本义:发布命令)。
同本义(上对下有所指示)。
【引证】
《说文》-令,发号也。 、 《诗·齐风·东方未明》-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 《孟子·离娄上》-既不能令,又不受命。 、 《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 、 陈寿《三国志》-令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 、 《史记·陈涉世家》-召令徒属曰。 、 《战国策·齐策》-乃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