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31: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31:25
“当中间儿”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在某个范围或序列的中间位置。基本含义是指某物或某人位于两个端点或边界之间的中间部分。
在文学作品中,“当中间儿”常用来描述场景或人物的位置,增加描述的生动性。在口语中,这个词组常用来指示具体的位置或时间点。在专业领域,如数学或物理学中,它可能用来描述某个变量或物体的位置。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当中间儿”更口语化,而“中间”、“中央”和“中心”更正式。反义词则表示与中间相对的位置或状态。
“当中间儿”是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汇,其结构简单,由“当中”和“间儿”组成,后者是北方方言中常见的后缀,用来加强语气或表示亲昵。
在文化中,中间位置常被视为重要或尊贵的位置,如古代的座位常设在宫殿的正中央。因此,“当中间儿”在某些情境下可能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这个词组给人以稳定、平衡的感觉,因为它暗示了一个对称或均匀分布的状态。在情感上,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和谐或集中。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组织活动时使用“当中间儿”来指示最佳的观看位置,确保每个人都能有好的视野。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挂当中间儿,星辰环绕四周,夜的宁静,如水般温柔。”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对称的空间布局,中间有一个焦点。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音乐中的中音部分,稳定而和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n the middle”,但其使用和文化联想可能有所不同。
“当中间儿”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适用于多种语境,能够丰富语言表达。了解其使用和含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1.
【当】
主领;典领。
【引证】
扬雄《甘泉赋》-诏招摇与太阴兮,伏钩使当兵。
抵押,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引证】
《左传·哀公八年》-以王子姑曹当之,而后止。 、 《后汉书·刘虞传》-虞所赍赏,典当胡夷。 、 唐·白居易《自咏老身示家属》-走笔还诗债,中由衣当药钱。
【组词】
当衣服;他把房子当了
2.
【中】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 、 《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 、 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 、 《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 看中、 中雀、 中钩、 中的、 中鹄
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 、 《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 中酒、 中暍、 中疾、 中恶、 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
3.
【间】
(会意。古写作“閒”,“间”是后起字。金文,从门,从月。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开门月入,门有缝而月光可入。”(jiàn) 本义:门缝)。
同本义。泛指缝隙;空隙。
【引证】
《说文》-閒,隙也。从門,中见月。会意。 、 《墨子经》-有閒中也。又,閒不及旁也。 、 《孟子》-其閒不能以寸。 、 、 《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间。 、 、 宋·文天祥《 后序》-得间奔真州。
【组词】
间出、 间缺、 间蹊、 间径
4.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