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3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32:21
词汇“[元素符号]”并不是一个标准的词汇,它更像是一个占位符或者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术语。为了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我们可以假设“[元素符号]”指的是化学元素的符号,例如“H”代表氢,“O”代表氧等。以下是对这个假设的深入分析:
“元素符号”是指化学元素的简写符号,通常由一个或两个字母组成,用于科学文献和化学方程式中表示特定的化学元素。
元素符号的系统起源于19世纪,由瑞典化学家永斯·雅各布·贝采利乌斯提出,他建议使用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首字母或前两个字母作为符号。
元素符号在科学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它们是科学素养的一部分,也是现代科技和工业的基础。
元素符号可能让人联想到科学的严谨性和精确性,也可能激发对自然界奥秘的好奇心。
在化学实验室中,正确使用元素符号是进行实验和记录结果的基础。
在诗歌中,元素符号可以被用来象征不同的概念或情感,例如“Fe”(铁)可以象征坚韧,“Au”(金)可以象征财富。
元素符号可能让人联想到化学实验室的场景,以及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各种仪器和设备的声音。
元素符号是全球通用的,不受语言限制,是国际科学交流的基础。
元素符号是科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简洁、精确,是科学交流和记录的基石。在学习化学和其他科学领域时,掌握元素符号是必不可少的。
1.
【元】
(会意。从一,从兀。甲骨文字形。象人形。上面一横指明头的部位。上一短横是后加上去的,依汉字造字规律,顶端是一横的,其上可加一短横。本义: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当训首也。-元,始也。 、 《左传·襄公九年》-元,体之长也。 、 《仪礼·士冠礼》-始加元服。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狄人归其元。 、 《左传·哀公十一年》-归国子之元。 、 《孟子》-勇士不忘丧其元。 、 《礼记·曲礼》。注:“头也。”-牛曰一元大武。 、 《新唐书》-吐蕃叛换方炽,敬玄失律,审礼丧元,安可更为西方生事?
【组词】
元首
2.
【素】
(会意。小篆字形。上是“垂”,下是糸(mì)。糸,丝。织物光润则易于下垂。本义:没有染色的丝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素,白致缯也。 、 《礼记·杂记》-纯以素。 、 《礼记·檀弓》-素服哭于库门之外。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 《战国策·魏策》-若士必奴,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组词】
素幭、 素服缟冠
3.
【符】
(形声。从竹,付声。从“竹”,表示与竹子有关。本义: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调兵将用的凭证,双方各执一半,以验真假)。
符信。
【引证】
《说文》。按,有铜虎符,竹使符,或曰五寸,古用圭璋,其后乃以符代之。-符,信也。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 、 《周礼·掌节》。注:“如今官中诸官诏符也。”-门关用符节。 、 《孟子》-若合符节。 、 《汉书·高帝纪》-封皇帝玺符节。 、 《史记·魏公子列传》-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
【组词】
符玺、 符宝郎、 符契、 符传
4.
【号】
扬言有。
【引证】
《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
【组词】
口喧佛号
命令,发令。
【引证】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发枪之号。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明诏大号。
【组词】
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