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42: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42:17
春小麦:春小麦是指在春季播种,夏季收获的小麦。与秋小麦(秋季播种,次年夏季收获)相对。春小麦的生长周期较短,通常在寒冷地区种植,因为这些地区冬季过于严酷,不适合小麦生长。
春小麦一词直接来源于其种植的季节——春季。在农业历史中,随着人们对作物生长周期的认识加深,春小麦作为一种适应特定气候的作物被广泛种植。
在农业社会中,春小麦的种植和收获是重要的社会活动,关系到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生计。在现代社会,春小麦的产量和价格也是农业经济和国际贸易的重要指标。
春小麦让人联想到春天的生机、农民的辛勤劳动以及丰收的喜悦。它代表了自然界的循环和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在我的家乡,春小麦是主要的农作物之一。每年春天,我都能看到田野里一片绿油油的景象,那是春小麦在春风中茁壮成长的景象。
在诗歌中,春小麦可以被描绘为:
春风拂过田野, 春小麦绿意盎然, 生命的旋律在土壤中跳跃, 预示着夏日的金黄。
春小麦的视觉联想是广阔的绿色麦田,听觉联想可能是风吹过麦穗的沙沙声,或是农民在田间劳作的欢声笑语。
在不同文化中,春小麦可能被称为不同的名称,但其作为春季作物的重要性和象征意义是相似的。例如,在俄罗斯,春小麦被称为“летний пшеница”(夏季小麦)。
春小麦作为一个农业术语,不仅代表了作物的生长周期,也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在学习这个词汇的过程中,我更加理解了农业对社会的重要性,以及季节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春小麦不仅是粮食的来源,也是文化和情感的载体。
1.
【春】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草(木),草木春时生长;中间是“屯”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肿部分,即刚破土的胚芽形,表示春季万木生长;“屯”亦兼作声符。小篆字形,隶变以后,除“日”之外,其他部分都看不出来了。本义:春。四季的第一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春,推也。从艸屯,从日,艸春时生也。会意,屯亦声…今隶作春字,亦作芚。 、 《尔雅·释天》-春为青阳,春为发生,春秋繁露。春者,天之和也。又春,喜气也,故生。 、 《公羊传·隐公元年》-春者何,岁之始也。 、 《诗·豳风·七月》-为此春酒。 、 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组词】
春归、 春闱、 春蚕、 春事、 春人、 春试、 春忙、 春社
2.
【小】
(象形。据甲骨文,象沙粒形。小篆析为会意。从八,从|。本义:细;微。与“大”相对)。
同本义 。形容事物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
【引证】
《说文》-小,物之微也。 、 《易·泰》。疏:“阴生消耗,故称小。”-小往大来。 、 《庄子·列御寇》。注:“细巧入人为小言。”?-彼所小言尽人毒也。 、 《诗·召南·小星》-嘒彼小星。 、 《诗·商颂·长发》-受小球大球。 、 《书·康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
【组词】
小鹿儿、 小录、 小伙伙、 小话、 小单拱儿、 小唱
3.
【麦】
(形声。甲骨文字形。从攵(zhí),来声。“麦”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麦子)。
同本义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有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子实主要作粮食或作精饲料、酿酒、制饴糖。秆可作编织或造纸原料。
【引证】
《说文》-麦,芒谷。 、 《诗·鄘风·桑中》-爰采麦矣。 、 《诗·鄘风·载驰》-芃芃其麦。 、 《聊斋志异·狼三则》-野有麦场。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麦田浅鬣。
【组词】
麦棱头、 麦人、 麦天、 麦舟、 麦序、 麦李、 麦秀、 麦雨、 麦花、 麦酒、 麦气、 麦候、 麦饭豆羹、 麦穗两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