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26: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26:00
词汇“攘狱”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可能的构词法和语境来分析这个词汇。
“攘狱”由两个汉字组成:“攘”和“狱”。
结合这两个字,“攘狱”可能指的是排除或解决与监狱相关的问题,或者是避免陷入官司或监狱状态。
由于“攘狱”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设法避免法律纠纷或监狱生活。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可能不会被使用,除非是在特定的法律或社会学讨论中。
由于“攘狱”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可能没有详细记录。它可能是由“攘”和“狱”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于特定语境。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下,“攘狱”可能被用来描述那些试图通过法律或其他手段避免被监禁的人。这可能反映了社会对法律和正义的看法。
“攘狱”可能让人联想到法律斗争、正义与不公、个人自由等主题。它可能带有一定的负面情感,因为它涉及到避免不利的法律后果。
由于“攘狱”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它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攘狱”用作一个象征,代表个人对抗不公和追求自由的斗争。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法庭上,面对法官,试图通过法律手段攘狱。音乐方面,可能会联想到紧张的法庭戏剧音乐。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攘狱”的词汇,但每个文化都有描述避免法律纠纷或监狱生活的表达方式。
“攘狱”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它的使用可能局限于特定的语境和文学作品中。了解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中复杂的构词法和表达方式。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我们的词汇量,丰富我们的表达能力。
1.
【攘】
(形声。从手,襄(xiāng)声。本义:推让,退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谓推手使前拱揖之容也,字亦作儴。-攘,推也。 、 《礼记·曲礼上》-左右攘辟。 、 《史记·太史公自序》-小子何敢攘焉。 、 《汉书·司马相如传》。注:“却退也。”-随流而攘。 、 《汉书·礼乐志》-盛揖攘之容。 、 《汉书·艺文志》-合于尧之克攘。
2.
【狱】
讼案。
【引证】
《国语·周语》-夫君臣无狱。 、 《易·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组词】
狱辞、 狱文、 狱主
刑狱。
【引证】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
【组词】
文字狱;动辄兴狱;狱牒、 狱牍、 狱事、 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