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1: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1:24
“下狱”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将某人关进监狱。基本含义是指因犯罪或被指控犯罪而被官方机构拘禁,通常是为了等待审判或执行刑罚。
“下狱”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下”字在这里表示“进入”或“置于”的状态,而“狱”指监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下狱”往往与冤屈、不公联系在一起,反映了社会对正义的追求和对冤案的同情。
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公、苦难和限制自由。
在现实生活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法律相关的讨论中。个人经历中,可能更多是在新闻报道或历史学*中接触到。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铁窗寒,下狱之人,梦回故乡。”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阴暗的监狱牢房和铁窗;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铁门的关闭声和囚犯的叹息。
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可能是“imprison”或“jail”,用法和含义相似,但文化背景和情感联想可能有所不同。
“下狱”这个词在汉语中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虽然在现代日常交流中不常使用,但在文学和法律领域仍有其重要地位。了解这个词的背景和用法,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汉语文化和法律体系。
1.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2.
【狱】
讼案。
【引证】
《国语·周语》-夫君臣无狱。 、 《易·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组词】
狱辞、 狱文、 狱主
刑狱。
【引证】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
【组词】
文字狱;动辄兴狱;狱牒、 狱牍、 狱事、 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