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51: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51:52
词汇“延迎”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雅或专业性较强的词汇。为了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延迎”的字面意思是指“延长迎接”或“迎接并延长”。它可能指的是在时间或空间上延长迎接某人或某事的准备或过程。
在文学作品中,“延迎”可能用来形容一种隆重或热情的接待方式,如“主人延迎客人至内室”。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正式或古风的场合可能会出现。在专业领域,如礼仪学或外交学中,可能会有特定的应用。
“延迎”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延”有延长、延续的意思,“迎”则是迎接的意思。在古代文献中可能更为常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接待客人时讲究礼仪和热情,“延迎”可能体现了这种文化特点。在现代社会,虽然这个词汇不常使用,但其背后蕴含的待客之道仍然被人们所推崇。
“延迎”给人一种温馨、热情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家的温暖和主人的热情好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延迎”这个词汇,但在接待亲朋好友时,我们可能会实践这种热情好客的精神。
在创作中,可以将“延迎”融入到描述一个温馨场景的句子中,如:“春风延迎着归家的旅人,带来了花香和温暖。”
想象一下,一个家庭在门口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笑容满面,热情洋溢,这种场景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温馨的画面和欢快的笑声。
在不同文化中,接待客人的方式和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热情好客的精神是普遍存在的。例如,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elcome with open arms”。
“延迎”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热情好客的传统美德。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文化。
1.
【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字亦作“蜒”。-延,长行也。 、 《楚辞·大招》-蝮蛇蜒只。 、 《韩非子》-延颈而鸣,舒翼而舞。 、 《书·召诰》-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 、 晋·陆机《长歌行》-兹物苟难停,吾寿安得延! 、 《吕氏春秋·顺说》-莫不延颈举踵。
【组词】
延瞩、 延望、 延算三纪、 延年、 延息、 延期
假借为“引”。引入;引见;迎接。
【引证】
《礼记·玉藻》-摈者,延之日升。 、 《礼记·曲礼》-主人延客祭。 、 《礼记·射义》-出延射。
【组词】
延接、 延入、 延登
2.
【迎】
(形声。从辵(chuò)。本义:遇,相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夆,悟也;逢,遇也,其理一也。”-迎,逢也。 、 《淮南子·时则》。注:“逆春也。”-以迎岁于东郊。 、 《史记·五帝纪》。正义:“逆也。”-迎日推策。
【组词】
迎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