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4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41:22
流霜:这个词汇由两个汉字组成,“流”通常指流动或流动的状态,而“霜”指的是在寒冷天气中凝结在地面或物体表面的白色冰晶。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流动的霜,但在实际使用中,它更多地被用来形容一种轻盈、飘逸或冷冽的美感。
在文学作品中,“流霜”常用来形容月光、水流或女子的步态等,赋予它们一种优雅而冷艳的气质。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自然景观或艺术作品时,它可以传达一种诗意和美感。在专业领域,如气象学或艺术评论中,它可能被用来具体描述霜的形态或艺术作品中的某种效果。
同义词:
反义词:
“流霜”作为一个复合词,其构成元素“流”和“霜”都有悠久的历史。在古代文学中,“流”常用来形容水的流动,而“霜”则是自然现象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意象,用以形容更加抽象的美感或氛围。
在**传统文化中,霜往往与寒冷、清冽的意境相关联,而“流”则赋予了这种意境一种动态和生命力。因此,“流霜”在文学和艺术中常被用来营造一种既冷艳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流霜”这个词汇给人一种清新、冷冽而又优雅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月光下的湖面、清晨的山间雾气或是古典舞蹈中的优雅姿态。这种词汇在表达中可以带来一种超脱尘世的美感。
在描述自然景观或艺术作品时,我常常使用“流霜”这个词汇来传达一种既冷艳又充满诗意的氛围。例如,在描述一幅山水画时,我会说:“画中的山峦在月光下宛如流霜,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诗歌: 月光如流霜,洒在静谧的湖面上, 波光粼粼,映照着夜的深邃。
故事: 她走在月光下,步履轻盈如流霜, 每一步都踏出了诗意的旋律。
视觉:想象一幅画面,月光下的湖面波光粼粼,宛如流动的霜,给人一种清新而冷艳的美感。
听觉:可以联想到一首轻柔的钢琴曲,旋律如流霜般轻盈飘逸,带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受。
在英语中,类似的意象可以用“flowing frost”或“silky frost”来表达,但“流霜”这个词汇在中文中特有的韵味和意境,是英文表达所无法完全传达的。
通过对“流霜”这个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文学和艺术中的应用,以及它所传达的独特美感。这个词汇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欣赏自然景观和艺术作品时,能够更加细腻地感受到其中的诗意和美感。
1.
【流】
(会意。本义:水流动)。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公刘》-观其流泉。 、 《文选·马融·长笛赋》-顄淡滂流。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血流殷地。 、 《乐府诗集·林兰诗》-黄河流水。 、 唐·李白《望天门山》-碧水东流自此回。 、 唐·张志和《渔歌子》-桃花流水鳜鱼肥。
2.
【霜】
(形声。从雨,相声。本义: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近地面空气中水汽的白色结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霜,露所凝也。士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 、 《汉书·董仲舒传》-霜者,天之所以杀也。 、 《易·坤》-履霜坚冰至。 、 《诗·秦风·蒹葭》-白露为霜。 、 宋·范仲淹《渔家傲》-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
【组词】
霜雪、 霜瓦、 霜旦、 霜甲、 霜衣、 霜妃、 霜序、 霜信、 霜砧、 霜草、 霜气、 霜鸟、 霜雪、 霜雾、 霜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