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16: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16:52
幽峭(yōu qiào)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幽”和“峭”。其中,“幽”通常指深邃、隐秘或静谧,而“峭”则指陡峭、高耸或峻峭。结合起来,“幽峭”形容的是一种深邃而陡峭的景象或氛围,常用来描述山景、建筑或艺术作品中的某种深邃而险峻的美感。
在文学中,“幽峭”常用来形容山川的险峻与深邃,如“幽峭的山谷”或“幽峭的峰峦”。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常用,但在描述自然景观或艺术作品时,仍能传达出一种深邃而险峻的美感。在专业领域,如地理学或建筑学中,“幽峭”可以用来描述地形或建筑的特殊形态。
同义词:险峻、深邃、峻峭 反义词:平缓、开阔、平坦
“幽”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原意为隐蔽、深邃。“峭”字则源于古代汉语,意为陡峭、高耸。两者结合,形成了“幽峭”这一形容深邃而陡峭的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幽峭”常与山水诗画中的意境相联系,如唐代诗人王维的山水诗中常有“幽峭”的意象,表达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幽峭”一词给人以深邃、神秘和险峻的联想,常引发人们对自然美景的敬畏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
在旅行中,我曾遇到一处幽峭的山谷,那里的景色深深吸引了我,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幽峭”:
幽峭的山峰,
云雾缭绕,
仿佛仙境,
静谧而神秘。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幽峭山峰的画作,山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给人一种深邃而险峻的美感。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宁静而深邃的乐曲,如古典音乐中的某些片段,来增强“幽峭”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steep and deep”或“rugged and secluded”,但这些词汇并不完全等同于“幽峭”,因为它们缺乏“幽峭”所蕴含的深邃和神秘感。
通过对“幽峭”这一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描述自然景观和艺术作品中的独特美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使我的描述更加生动和富有意境。
1.
【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幽,从山,犹隐从阜,取遮蔽之意。”-幽,隐也。 、 《太玄·中》。注:“隐也。”-昆仑旁薄幽。 、 《周书·谥法》-雍遏不通曰幽。 、 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以致其幽。
退隐;潜藏。
【引证】
《礼记》-幽居而不淫。 、 《战国策》-南阳之弊幽。
【组词】
幽隐、 幽士、 幽女
2.
【峭】
(形声。从山,肖声。《说文》:从阜。本义:陡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峭,陵也。从阜,肖声。斗直曰峭。 、 《广雅》-峭,高也。字亦作峭。 、 《淮南子·脩务》-上峭山。 、 《韩非子·内储说上》-涧深,峭如墙。 、 宋·沈括《梦溪笔谈》-峭拔险怪。 、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峭拔秀丽。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峭壁拔起。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峭壑阴森。
【组词】
峭拔、 峭岸、 峭谷、 峭坂、 峭卓、 峭岫、 峭削、 峭峙、 峭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