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2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22:07
“意远”这个词汇在中文中通常指的是思想或意境深远、超越常规的含义。它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思想深邃,或者艺术作品的意境深远。
在文学中,“意远”常用来形容诗歌或散文的意境深远,超越现实,给人以深远的思考。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思想或见解超越常人,具有前瞻性。在专业领域,如哲学或艺术评论中,“意远”可以用来评价作品或理论的深度和广度。
同义词:深远、深邃、超凡、超越 反义词:浅显、肤浅、平凡、普通
“意远”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在古代文献中已有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和含义有所扩展,但核心意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意远”常与文人墨客的审美追求相联系,强调作品的意境和思想的深度。在社会背景中,它也常用来形容那些具有远见卓识的人物。
“意远”这个词汇给人以深邃、高远的情感联想,它让人联想到高山、深海,以及那些超越现实的美丽景象。它激发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老师,他的思想意远,总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给我带来很多启发。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意远”:
月光洒落,意远如梦,
星辰闪烁,思绪飘渺。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星空下的山脉,给人一种意远的感觉。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古典音乐,如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来增强这种意远的感觉。
在英语中,“意远”可以对应为“profound”或“transcendent”,它们在表达深度和超越性方面有相似之处。
“意远”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它不仅用于文学和艺术评论,也用于形容人的思想和见解。通过对“意远”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在不同语境中的灵活运用。
1.
【意】
(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意,志也。 、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心之所谓意。 、 《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汉·贾谊《过秦论》-通其意。 、 晋·陶渊明《饮酒》-中有真意。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不快我意。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无意则已。 、 《齐民要术》-蔡伦立意造纸。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其意深长。
2.
【远】
(形声。从辵(chuò),袁声。本义:走路走得长)。
同本义 。引申距离大,相隔远。与近相对。
【引证】
《说文》-远,辽也。 、 《尔雅》-远,遐也。 、 《礼记·王制》。注:“九州之外也。”-屏之远方。 、 《礼记·中庸》-柔远人也。 、 《礼记·乐记》-穷高极远。 、 《战国策·赵策》-念悲其远。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 《左传·三十三年》-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 唐·杜牧《阿房宫赋》-缦立远视。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 、 《广东军务记》-极目远望。
【组词】
远行无急步、 远游之戒、 远招近揖、 远水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