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12: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12:23
旌善惩恶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表彰善良,惩罚邪恶。这个成语强调了社会正义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旨在通过正面激励和负面惩罚来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标准。
在文学作品中,旌善惩恶 常用于描述一个理想的社会或法律体系,强调正义的实现。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评论社会**或个人行为,表达对正义和道德的期望。在专业领域,如法律和伦理学,这个成语被用来讨论正义和道德的实践。
同义词:赏罚分明、正义凛然 反义词:赏罚不明、是非不分
旌善惩恶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道德观念和法律体系。在古代,表彰和惩罚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但其核心意义——正义和道德的维护——始终未变。
在文化中,旌善惩恶** 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和“义”,强调个人和社会的道德责任。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被用来强调法律和道德的重要性,以及对正义的追求。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积极的情感反应,联想到一个公正和和谐的社会。它提醒我,无论在个人还是社会层面,正义和道德都是不可或缺的。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目睹过一个社区通过旌善惩恶的原则,成功地解决了邻里间的纠纷,这让我深刻体会到这个成语的实际意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正义的天平上,
旌善惩恶,
光明与黑暗,
在此刻分明。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法官在法庭上公正地宣判,背景是正义的象征——天平和剑。音乐上,可以联想到庄严的进行曲,象征正义的实现。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观念可以通过“Justice must be done”或“Reward the good and punish the evil”来表达。这些表达虽然在字面上略有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都强调了正义和道德的重要性。
旌善惩恶 这个成语不仅是*文化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全球范围内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追求正义和道德,无论是在个人行为还是社会治理中。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传达正义和道德的概念。
陛下自返宫阙,勋臣已蒙官爵,唯旌善惩恶,未有区分。
呜呼,~,申公匪私,生者享爵禄之荣,死者沐恩光之贲。
1.
【旌】
(形声。本义:古代用牦牛尾或兼五采羽毛饰竿头的旗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旌,游车载旌析羽。 、 《礼记·明堂位》-位所谓緌有虞氏旌也。 、 《国语·吴语》-建旌提鼓。
【组词】
旌旄、 旌羽
2.
【善】
(会意,从言,从羊。言是讲话。羊是吉祥的象征。本义:吉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善,吉也。 、 《汉书·翼奉传》-来者以善日邪时,孰与邪日善时?
【组词】
善时、 善祥、 善征、 善日
3.
【惩】
(形声。从心,征声。本义:警戒;鉴戒)。
同本义。
【引证】
《玉篇》-惩,戒也。 、 《广雅》-惩,恐也。 、 《礼记·表记》-则民有所惩。 、 《诗·小雅·节南山》-不惩其心。
【组词】
惩毖、 惩纠、 惩示
4.
【恶】
讨厌;憎恶。
【引证】
《荀子·天论》-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 、 《论语·里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诚好恶何如。 、 清·黄宗羲《原君》-好逸恶劳。 、
【组词】
甚恶、 恶忌、 恶生、 恶不去善、 恶杀、 恶紫夺朱、 恶嫌、 恶惮、 恶识、 恶上、 这人真可恶;憎恶、 深恶痛绝;恶恶
嫉妒。
【引证】
《资治通鉴》-[刘]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