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58: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58:34
枯僧:字面意思是指年老或修行已久、形象枯槁的僧人。基本含义通常指那些长期苦行、生活简朴、外表看起来憔悴的僧侣。
“枯僧”一词源于汉语,其中“枯”字原指植物失去水分而干枯,引申为人的外表憔悴。“僧”字则指**的出家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枯僧”逐渐被用来形容那些外表枯槁、修行已久的僧人。
在**传统文化中,僧人常被视为修行者的代表,而“枯僧”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修行的艰苦和超脱。在社会背景中,“枯僧”可能被视为一种精神上的榜样,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枯僧”一词往往带有一种神秘和超脱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深山古寺、静谧的修行生活和深邃的智慧。这种联想可能会激发人们对精神追求的向往和对简朴生活的尊重。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旅行中遇到一位枯僧,他的生活极其简朴,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诵经和冥想。他的存在让我深刻体会到精神追求的重要性和简朴生活的价值。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枯僧”:
山中枯僧,静坐千年,
眼中无尘,心中有天。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枯僧坐在山中的古寺前,周围是静谧的自然环境。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宁静的**音乐,如梵唱,来增强这种视觉和听觉的联想。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ascetic monk”(苦行僧)或“recluse monk”(隐士僧),它们都强调了僧侣的简朴生活和精神追求。
通过对“枯僧”这一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和意义。这一词汇不仅代表了僧侣的修行生活,也象征了精神追求和简朴生活的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并增强我对文化和社会背景的理解。
1.
【枯】
(形声。从木,古声。本义:枯槁,草木干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枯,槁木也。 、 《礼记·月令》-草木蚤枯。 、 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唐·王维《观猎》-草枯鹰眼疾。 、 《资治通鉴》-载燥荻枯柴。 、 [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菀枯顷刻。 、 宋·沈括《梦溪笔谈》-八月禾未枯。
【组词】
枯荣、 枯凋、 枯索、 枯梧、 枯鱼、 枯腊
2.
【僧】
(形声。从人,曾声。本义:和尚)。
同本义 指出家修行的男性佛教徒,俗称“和尚”,梵语“僧伽(samgha)”的省称。
【引证】
韩愈《山石》-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组词】
僧行、 僧众、 僧录司、 僧雏、 僧寮、 僧居、 僧衲、 僧靿袜儿、 僧正、 僧官、 僧纲、 僧腊、 僧伽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