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4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48:15
墓室:指用于埋葬死者遗体的地下空间,通常位于墓穴内部,是墓葬建筑的一部分。墓室可以简单如一个土坑,也可以复杂如带有石棺、壁画和装饰的石砌房间。
墓室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指的是用于埋葬的地下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文化和历史时期有所变化,但核心概念始终与死亡和埋葬相关。
在许多文化中,墓室不仅是埋葬死者的地方,也是生者与死者交流的场所。例如,在古埃及文化中,墓室被认为是死者灵魂通往来世的门户,因此常常装饰有丰富的壁画和象征性物品。
墓室常常引发人们对死亡、永恒和过去的深思。它可能带来一种庄严、神秘甚至恐惧的情感反应,同时也可能激发对生命意义的反思。
在参观历史遗址时,我曾亲眼目睹一座古老的墓室,那里的静谧和石墙上的岁月痕迹让我深刻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在诗歌中,墓室可以被描绘为:
在寂静的墓室中,
石棺沉睡,壁画诉说,
岁月无声,永恒在此刻凝固。
想象一座古老的墓室,四周是厚重的石墙,壁画上描绘着古代的仪式和神话。耳边仿佛能听到历史的低语,眼中映出的是时间的痕迹。
在不同文化中,墓室的建造和装饰风格各异。例如,古埃及的墓室常常装饰有丰富的壁画和象形文字,而**的墓室则可能包含石雕和墓志铭。
墓室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死亡和埋葬的物理空间,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历史和情感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有助于深化对生命、死亡和文化遗产的认识。
1.
【墓】
(形声。从土,莫声。本义:上古时期凡掘塘穴葬棺木,盖土与堆平,不植树者称墓。泛指坟墓)。
同本义。后不加区别,统称作墓。
【引证】
《说文》-墓,丘也。 、 《广雅》-墓,冢也。 、 《论衡·讥日》-墓,土也。 、 《周礼·墓大夫》注-冢茔之地。 、 《礼记·曲礼》-适墓不登垄。 、 《礼记·檀弓》。注:“墓谓兆域,今之封茔也。”-古也墓而不坟。 、 《古诗十九首》-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 《礼记·檀弓上》-古也墓而不坟。 、 张溥《五人墓碑记》-且立石于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组词】
墓庐、 墓隧、 墓堂、 墓庭
2.
【室】
(会意。从宀从至。人到屋中就停止了。本义:内室)。
同本义 。堂后之正室。古人房屋内部,前叫“堂”,堂后以墙隔开,后部中央叫“室”,室的东西两侧叫“房”。
【引证】
《说文》。段注:“古者前堂后室。释名曰:“室,实也,人物实满其中也。”-室,实也。 、 《易·系辞》传-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古者宫室贵贱同称。 、 《说文系传》-室,堂之内,人所安止也。 、 《礼记·曲礼上》疏-若通而言之,则宫室通名,故《尔雅》云,“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别而言之,论其四面穹隆则曰宫,因其贮物充实则曰室。” 、 《礼记·问丧》-入室又弗见也。
【组词】
室间、 室庑、 室温、 室隅、 登堂入室;室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