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9:36: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9:36:17
欲障(yù zhàng)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欲望或贪欲所形成的障碍。在**语境中,它特指由于对物质或感官享受的执着而产生的心理障碍,阻碍个人达到精神上的解脱和觉悟。
欲障一词源自术语,随着在**的传播而逐渐融入汉语词汇。在古代文献中,欲障常与“烦恼”、“业障”等词汇并列使用,用以描述修行者在精神修行过程中需要克服的障碍。
在**传统文化中,欲障与儒家的“克己复礼”和道家的“无为而治”等思想相呼应,强调克制个人欲望,追求精神上的平衡和和谐。
欲障一词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贪婪、自私和短视等不良品质。它提醒人们在追求个人欲望时要注意平衡和节制,以免陷入无法自拔的困境。
在个人生活中,欲障的概念可以帮助人们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动机,特别是在面对诱惑和压力时,提醒自己保持清醒和自制。
在诗歌中,欲障可以被用来象征人性的弱点和挣扎:
欲望之障,如影随形,
迷途之人,难觅光明。
放下执着,心自清净,
解脱之路,由此启程。
欲障可以联想到黑暗、束缚和挣扎的视觉形象,如被锁链缠绕的人或深陷泥潭的场景。在音乐中,欲障可能对应于沉重、压抑的旋律,反映内心的冲突和痛苦。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观念可以通过“materialism”(物质主义)和“hedonism”(享乐主义)等词汇来表达,这些概念也强调了对物质和感官享受的过度追求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欲障作为一个深刻的哲学和心理学概念,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欲望时要保持警惕和自制。它不仅是**修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现代社会中个人成长和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对欲障的理解和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追求更加平衡和有意义的生活。
1.
【欲】
(形声。从欠,谷(yù)声。“欠”表示有所不足,故产生欲望。本义:欲望;嗜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俗字亦作慾。-欲,贪欲也。 、 《荀子·正名》-欲者,情之应也。 、 《吕氏春秋·贵生》。注:“生死耳目口鼻也。”-六欲。 、 《论语》。注:“乐色曰欲。”-以欲竭其精。 、 苏洵《六国论》-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 三国魏·刘劭《人物志》-厉而不刚者,则欲夺之也。
【组词】
欲令智昏、 欲障、 欲海、 欲界、 欲心、 欲事、 欲尘
想要;希望。
【引证】
《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 、 《论语·微子》-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 《史记·魏公子列传》-晋鄙…曰:“…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 、 《资治通鉴·汉纪》-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故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
【组词】
欲踵、 欲待、 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欲速则不达、 欲益反损
2.
【障】
(形声。从阜,章声。阜,土山。从阜,与高下、险阻有关。本义:阻塞,阻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障,隔也。 、 《通俗文》-蕃隔曰障。 、 《国语·周语》-陂障九泽。 、 《左传·昭公元年》。服注:“陂障其水也。”-障大泽。 、 《吕氏春秋》-欲闻枉而恶直言,是障其源而欲其水也。
【组词】
障翼、 障距、 障塞、 障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