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5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52:13
词汇“扬意”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因此对其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可能会比较困难。不过,我们可以尝试从已有的信息中进行一些推测和分析。
“扬意”字面意思可能是“表达意愿”或“展现意图”。其中,“扬”有展示、提升的含义,“意”则指意愿、意图。
由于“扬意”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人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愿或意图。在口语中,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特定的语境或方言中。
由于“扬意”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可能不太明确。可能是由“扬”和“意”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扬意”可能被用来强调明确表达意愿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需要清晰沟通的场合。
“扬意”可能给人一种积极、明确的感觉,因为它涉及到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和意愿。
由于“扬意”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没有遇到过与该词汇相关的具体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扬意”来表达某人通过艺术或文字明确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图:
在画布上扬意,
色彩诉说着心中的渴望,
每一笔都是灵魂的呼唤。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作,其中艺术家通过色彩和线条明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图。结合音乐,可以想象一首歌曲,通过旋律和歌词传达歌手的情感和意图。
由于“扬意”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太明确。在英语中,可能对应的是“express intention”或“show intent”。
尽管“扬意”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通过对其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理解到词汇的组合和使用可以创造出新的意义和表达方式。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掌握词汇的多重含义和用法是非常重要的。
1.
【扬】
(形声。从手,昜(yáng)声。金文字形,像用双手举起“玉”,是会意字。本义:高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扬,飞举也。 、 《小尔雅》-扬,举也。 、 《礼记·檀弓》-杜篑洗而扬觯。 、 《礼记·乡饮酒义》-盥洗扬斛。 、 《仪礼·乡射礼》-南扬弓。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扬其波。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扬鞭语曰。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大风扬积雪。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扬帆去。
【组词】
扬楫、 扬袂、 扬眉、 扬旌、 扬麋、 扬觯、 扬鞭、 扬臂、 扬徽、 扬刃
2.
【意】
(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意,志也。 、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心之所谓意。 、 《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汉·贾谊《过秦论》-通其意。 、 晋·陶渊明《饮酒》-中有真意。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不快我意。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无意则已。 、 《齐民要术》-蔡伦立意造纸。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其意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