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1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19:07
词汇“亩丘”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信息中提取和推断。
“亩丘”字面意思是指一块面积为一亩的土地,通常呈小丘状。在古代**,土地的计量单位“亩”是指一定面积的土地,而“丘”则指小山或土堆。因此,“亩丘”可以理解为一个小型的、面积为一亩的土地块,可能略微隆起,类似于一个小丘。
由于“亩丘”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出现“亩丘”来描述具体的土地面积或地形特征。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可能更多出现在农业、地理或历史文献中,用以描述特定的土地形态或面积。
“亩”作为土地面积单位,源自**古代的度量衡系统,而“丘”则是一个描述地形的词汇。这两个字的结合,形成了“亩丘”这个词汇,用以描述特定形态和面积的土地。
在**传统文化中,土地是农业社会的基础,因此与土地相关的词汇往往承载着重要的社会和文化意义。“亩丘”可能在一些古代文献中出现,反映了当时对土地的重视和管理。
对于我来说,“亩丘”可能唤起一种宁静和田园诗般的感觉,联想到古代农耕社会和自然景观。
由于“亩丘”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那亩丘之上,岁月静静流淌,金黄的麦浪随风摇曳。”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金黄的麦田,微风拂过,麦浪起伏,形成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亩丘”的词汇,因为这是一个特定于**文化和度量衡系统的词汇。
“亩丘”作为一个不太常用的词汇,它的学和分析更多依赖于对古代文献和文化的理解。在现代语言学和表达中,它的重要性相对较低,但它反映了汉语中与土地和农业相关的丰富词汇和文化传统。
1.
【亩】
(形声。小篆字形。从十,从田,久声。十,四方。本义:中国土地面积市亩的通称) 同本义,一亩约等于667平方米。
【引证】
《说文》。字亦作畆、畒、畝、畞。如:亩制(以亩为单位划分、计算土地面积的制度);亩级(田地土壤质量好坏的等级);亩积(每一亩田的面积)-畮,六尺为步,百步为畮。秦田二百四十步为畮。畮或从十久。
田垄。
【组词】
亩丘、 亩道
2.
【丘】
(会意兼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地面上并立两个小土峰。本义:自然形成的小土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丘,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从北,从一。一,地也。人居在丘南,故从北。 、 《广雅·释丘》-小陵曰丘。 、 《诗·王风·丘中有麻》-丘中有麦。 、 、 《书·禹贡》-是降丘宅土。 、 《周礼·大司徒》-北陵坟衍。 、 《列子·汤问》-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诗-性本爱丘山。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狼三则》-苫蔽成丘。
【组词】
荒丘、 丘林、 丘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