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4: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4:29
“清禁”一词在汉语中通常指的是宫廷或皇宫的禁地,即**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地方,这些地方对外人来说是禁止进入的。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清洁的禁地”,强调了其神圣不可侵犯的特性。
在文学作品中,“清禁”常用来形容皇宫的庄严和神秘,如“清禁深宫,非请莫入”。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或宫廷剧中,它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考古学,研究古代宫廷时也会使用到这个词。
同义词:禁宫、内廷、深宫 反义词:外廷、朝堂、市井
“清禁”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清”可能源自对宫廷清洁、纯净的描述,“禁”则直接关联到禁止进入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文学和历史记载中被广泛使用,但其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皇宫是权力和秩序的象征,“清禁”一词体现了这种权威和神秘感。它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皇权的尊重和敬畏。
提到“清禁”,我联想到的是一种庄严、神秘和不可侵犯的感觉。这种情感反应可能源于对古代皇权的敬畏和对宫廷生活的想象。
在我的生活中,这个词主要出现在阅读历史小说或观看古装剧时。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宫廷文化和皇权结构。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清禁”:
清禁深宫夜未央,
金碧辉煌映月光。
非梦非幻真非假,
一入宫门深似海。
视觉上,“清禁”让我想到金碧辉煌的宫殿和静谧的庭院。听觉上,可能是宫廷乐器的悠扬声音和宫女的低语。
在其他文化中,如日本的“御所”或英国的“白金汉宫”,也有类似的禁地概念,但每个文化的具体表现和象征意义各有不同。
“清禁”这个词在汉语中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它不仅是描述古代宫廷的一个词汇,也是理解*古代社会结构和权力体系的一个窗口。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能够增强我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的深度。
1.
【清】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引证】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 、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身赴清池。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发之欲其清。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水尤清冽。
【组词】
清直、 清波、 清泚、 清涟、 清活活、 清照、 清悠悠、 清深、 清酤、 清雨、 清英、 清茗
2.
【禁】
(形声。从示,林声。本义:禁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禁,吉凶之忌也。 、 《周礼·秋官》。注:“禁所以防奸也。囿人掌囿游之游禁。”-使帅其属而掌邦禁。 、 《礼记·曲礼》-入意而问禁。
【组词】
禁条、 禁肉、 禁忌日、 禁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