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3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30:11
词汇“东亩”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源自古代汉语,特别是在描述土地分配或农业生产时使用。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东亩”字面意思指的是东边的田地。在古代**,土地分配往往按照方位来划分,东亩可能特指分配给某个家庭或个人的东边的田地。
“东亩”的词源可能直接来源于古代汉语,其中“东”指方位,“亩”指田地面积单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在日常语言中逐渐减少使用,但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或文化语境中仍然保留。
在**古代社会,土地是农民生存的基础,东亩的概念反映了古代土地分配的制度和农业生产的社会结构。
提到东亩,可能会联想到宁静的田园生活、勤劳的农民形象,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由于东亩在现代生活中不常见,个人应用可能更多体现在对古代文化的学*和研究中。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晨曦初照东亩间,稻香随风入梦田。”
视觉上,东亩可能让人联想到一片绿油油的稻田,清晨的阳光洒在田间,农民开始一天的劳作。听觉上,可能是鸟鸣和农具的声音。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东亩”的词汇,但类似的土地分配概念可能在不同文化中以不同的形式存在。
东亩作为一个历史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的土地制度和农业文化,对于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文化知识和语言表达的深度。
1.
【东】
(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东,动也。 、 《白虎通·五行》-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 、 《淮南子·天文训》。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东方木也。 、 《广雅·释天》-东君,日也。 、 《易·既济》。虞注:“震为东。”-东邻。 、 《白虎通·情性》-东方者,阳也。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组词】
关东;旭日东升;东夏、 东朝、 东极、 东君、 东坦、 东裔、 东村女、 东方作、 东记
2.
【亩】
(形声。小篆字形。从十,从田,久声。十,四方。本义:中国土地面积市亩的通称) 同本义,一亩约等于667平方米。
【引证】
《说文》。字亦作畆、畒、畝、畞。如:亩制(以亩为单位划分、计算土地面积的制度);亩级(田地土壤质量好坏的等级);亩积(每一亩田的面积)-畮,六尺为步,百步为畮。秦田二百四十步为畮。畮或从十久。
田垄。
【组词】
亩丘、 亩道